我的疑问与收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的疑问与收获.doc

我的疑问与收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收获与疑问本人所在学校属于偏远落后地区,虽然自己经历了两年的新课程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亲身体会了领略了新课程的风采,但有很多的不适应和困惑,尤其是如何面对即将面临的新课程高考,心里没有底且压力很大,通过学习本次专题讲,心中的疑惑好像少了一些,对新课程有了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理解,下面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我的收获与疑问一.收获:正确认识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特点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它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某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也有助于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学习,能较好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第一、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三维目标。第二、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第三、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第四、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第五、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第六、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第七、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第八、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总之,新课程注重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素养,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为促进人的生命整体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的服务,努力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营造和谐氛围,以激发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树立宏观的历史观念,即所谓的“大历史观”。正确理解把握新课程特点,使我们今后教学避免盲目性。二.疑惑与对策第一、初高中衔接难,教学难度加大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建立在初中已学过且扎实地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前提下。而初中阶段历史因为中考开卷考试,基本作为“副科”应付,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储备不够,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很难适应高中独立分析、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有耐心,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实在太难的,不能急于求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再体会。第二、新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课时紧张。历史新教材内容多,要求高,一节课要考虑真实的传授,方法的创新,师生的互动,小组的合作,问题的探究,多媒体的运用等。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已不容易,能留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就十分有限了,当堂检测就更困难了。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反思,感到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讲堂变成学堂,要大胆取舍,对教材要再开发,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要减少“灌输”习惯。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或经小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主要指导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案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仍需实践解决。第三、新课程版本很多,教材比较难把握。现在高考是一标多本,需要老师认真研究课标,吃透课标,同时对其他版本的教材也要了解,把握不同版本教材知识的“共同点”,可以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第四、教师的知识,能力储备出现危机高中历史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熟悉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了解史学发展的趋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要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但现在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窄,教法陈旧,课堂驾驭能力欠佳等问题,不能及时引导学生思维,从而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要阅读史学著作和专业研究期刊,丰富和更新基础性知识。更需要坚持加强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建构科学合理的历史学科课程体系,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信息的能力。第五、如何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很多内容学生很难把握,即使创设了许多历史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很难解决,而且耗时很长,有些问题学生回答的缺乏逻辑性、全面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