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汇编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1一、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神奇壮丽。顾课文:⑴出示文中有关词语;⑵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2、提示用先然后再最后句式,有选择地运用黑板上的词语来介绍。二、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学习运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构段方式及有关词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写,写出景物的'特点。2、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3、班级交流: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的特点。三、教师总结四、作业练习1、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2、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3、选作: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奇特的大拐弯神奇壮观世界峡谷之最植物类型博物馆关注热点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2教学目标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1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最高的山峰-----穆朗玛峰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吗?(西藏)一提到西藏你们又会想到些什么呢?师: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书p10,用开火的方式来读一遍课文,读完请同学们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2.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3.全篇课文都是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段落之间不是孤立的,文章的内容很多,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可以用提纲的方式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内容。(ppt2:提纲:神奇的大拐弯(2)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5))请大家根据提纲来默读课文,选择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来仔细的品读,一会我们进行特色交流。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1.利用提纲帮助我们读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了解的更清晰了?下面我们就从不同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1)学习第2自然段(神奇的大拐弯)。①(生:我喜欢描写神奇的大拐弯这一段,我觉得太神奇了。想给大家读读)(ppt3:第2自然段从“傍晚”到“叫人不可思议”的句子)(生:我觉得太美了,身边是白云缭绕,脚下是怪石突兀,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太神奇了。)板书:神奇指导学生:你说的非常好,能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吗?学生再读。(读的语气不够时,出示图片)雅鲁藏布江的神奇在于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学生自己读句子并找到重点词)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大江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条自西而来的大江。(指名读句子。)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的大江。(指名读句子。)这是一条浩浩荡荡的,自西而来突然转了一个直角的大江。(齐读句子。)这是一条让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的大江。(齐读句子。)②这神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③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想说什么呀?(生:太了不起了。大自然太美了……)过渡:课文还有哪吸引了你?(2)学习第4自然段。从谷外、谷里、河谷平原上体会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体会一地多景神奇,体会西藏江南的真正含义,难怪人们把这里誉为“西藏江南”。被人看做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板书:自然博物馆分别读这些句子。指导读出环境的美。(播放风光片)学生解说配乐读,众生欣赏。(评价)师:这么美的景致又是怎么形成的呢?(3)学习第3自然段文中给我们介绍他的'什么特点?在介绍这些特点时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生: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了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