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悠柔****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单选题,30道,每题2分,共60分)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有人将它分为三大派别:气本论,以张载为代表,提出了“太虚即气”“气化万物”“一物两体”的观点;理本论,以程朱为代表,主张“理在气先”;心本论,以陆王为代表,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③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①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②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③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④初步树立了机械的唯物论观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开起来大而美丽。昙花一般不在白天开花,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会开,而且开放时间很短,故称“昙花一现”。如今,花卉园艺学家采用“偷天换日”“颠倒昼夜”的科学办法实现了昙花在白天开花,满足了赏花者白天赏花的需求。上述现象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①昙花独特的开花方式说明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反应特性②昙花可以依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有意识地调控开花时间③园艺学家采用科学的办法改变了昙花的生长规律④园艺学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赏花者的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荷兰的错觉艺术家埃舍尔借助数学悖论创造出一个不可能的世界,比如,版画《瀑布》中,倾泻而下又逆流而上的无限循环的瀑布。人们对该瀑布图案的视错觉()①是在人们的大脑之外独立形成的②是对该版画瀑布图案的能动反映③是该版画瀑布图案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④是完全脱离该版画瀑布图案的虚幻想象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80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由此可见,“红船精神”()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发挥了意识对物质具有的积极的反作用②是激励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表明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源于历史,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我们党立党兴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意识是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辗转反侧睡不着的夜晚,你的大脑可能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这与大脑中种叫氨基丁酸的神经递质有关,它们对调节大脑的兴奋性至关重要。浙江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对人脑中的“刹车装置”氨基丁酸A型受体进行原子分辨率的解析,得到了一种处于开放状态的氨基丁酸A型受体三维结构,这为进一步开发更有效、安全的安眠药物打下了基础。这表明()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认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③认识在根本上来源于实践④意识活动是创造对象的活动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①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②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③精确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④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近日,一些所谓预测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的言论甚嚣尘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看到天空中有地震云”,又或“谁家的动物出现了异常反应”……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预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即便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已经长足进步,但依然做不到像预报天气一样提前预报地震发生。这说明()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扩展②真理与谬误彼此必然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③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的认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