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doc

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3-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世贸组织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有利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对那些有利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应当充分发挥利用,对于那些不利的影响则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如何规避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本文首先对世贸组织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概念论述,接着分析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一些双面影响,最后浅谈我国出口企业应对WTO保障措施的一些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出口企业应对世贸组织保障措施提供一点有用之处。一、WTO保障措施的概念(一)WTO保障措施定义保障措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本文仅就狭义展开论述,即指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事实上保障措施多被看作多边贸易体制的安全阀,是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必要手段。(二)WTO保障措施实施的条件保障措施的实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某项产品进口激增,且进口激增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WTO义务的结果。产品进口数量急剧增长,包括绝对增长和相对增长,绝对增长指产品实际进口数量增长,相对增长指相对进口方国内生产而言,进口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上升(实际进口量并不一定发生改变)。2、进口激增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所谓“严重损害”指“一国产业状况的重大全面减损”;“严重损害威胁”指明显迫近的严重损害,或者说是危急且显而易见的威胁。3、进口激增与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调查机关必须根据客观证据证明有关产品进口的增加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无歧视。保障措施应针对一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而不考虑其来源,即必须在无歧视(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实施。(三)WTO保障措施实施的形式保障措施实施的形式主要有提高关税、数量限制或提高关税和数量限制并用。目前各国多使用提高关税和数量限制并用的办法,具体做法是采用关税配额的方式,即在一定的配额数量之下,适用普通的关税税率,一旦超过该数量,则征收通常很高的关税。二、WTO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WTO保障措施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员国通过采取保障措施限制进口使本国幼稚、竞争力不强的产业赢得调整和发展壮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遏止国外公平竞争的救济手段,过多的实施又会使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下面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浅析其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一)有利方面1、避免或减少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或严重损失的威胁。根据保障措施定义可见,我国如果提出保障措施,就是把国内产业(出口企业)的安全摆在第一位的,也是出于最直接的目的,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因为我们知道保障措施国际上通行的只有限制进口、提高关税或者两者综合使用,我们不论用哪种方式,其结果都是将国外的产品挤出市场。如果提高关税也就是增加了出口国商品的“门槛价格”,即便是遵循“较低关税原则”,也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出口的相关费用,增大了外国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成本,导致外国的出口商因利润的减少而丧失出口的主动权,进而逐步被挤出我国市场,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出口企业)安全的目的;如果用限制进口的方式,则是最直接的方式保护方式;如果两者兼用,原理也一样,总之是达到避免或减少对我国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或严重损失的威胁的目的。2、推动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出口企业有时间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机制,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以期得以长足的发展。综观各国保障措施的立法,我们可以看到其立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如何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安全,而更重要的是如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更加合理化,跟上国际发展步伐。保障措施最终目的是为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赢得时间,起到“安全伐”的作用。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我国要想在世界经济大餐上分得一杯羹,就得利用保障措施,使国内出口企业有时间进行学习、更新,以期更好地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二)不利方面1、影响我国及企业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因为保障措施是针对正常贸易条件下大量涌入的进口产品而采取的,所以出口国与进口国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很容易引起贸易的摩察,导致双边经济关系的恶化。另外保障措施实施要件的确认又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因而被实施方都会难以接受。后果是其他国家会按照“对等”原则,对实施国给予相应的报复,或者实施关税壁垒,或者中止合约,而使发起国在获得国内保护利益的同时,流失掉一定的国外利益,也会使双方的经济关系在利益的对抗中愈发紧张,甚至恶化。例如: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