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复习题.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ERP复习题.doc

ERP复习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MRP:物流资源计划MPS:主生产计划(产销排程系统)MRPⅡ:制造资源计划BOM: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文件)ERP:企业资源计划CRP:能力需求计划SCM:供应链管理(运筹与供应链管理)JIT:准时生产第一章订货点法的特点是什么?1)各种物料需求相互独立。不考虑物料项目之间的关系,每项物料的订货点分别独立地加以确定。因此,订货点法是面向零件的,而不是面向产品。虽然单项物料的供货率提高了,但总的供货率却降低了。2)物料需求的连续性。订货点法认为需求相对均匀,库存消耗率稳定。但实际上在制作业中,对产品零部件的需求恰恰是不均匀、不稳定的。采用订货点法,系统下达订货的时间常常偏早,在实际需求发生之前就有大批存货放在库里造成积压。另外,却又会由于需求不均衡和库存管理模型本身的缺陷造成库存短缺。3)提前期已知且固定。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合理的。4)库存消耗后应被重新填满。定货点法要求当物料库存量低于定货点时,则必须发出定货,以重新填满库存。但当需求是间断的时,就可能造成库存积压。针对需求不均匀的情况下,订货点法的弊端是什么?定货点法有两个特点:物料需求的连续性和库存消耗后应被重新填满。认为需求相对均匀,库存消耗率稳定。认为当物料库存量低于定货点时,必须发出定货,以重新填满库存。但针对需求不均匀的情况,采用订货点法往往就不适合了,它的弊端:系统下达订货的时间常常偏早,在实际需求发生之前就有大批存货放在库里或积压。另外,却又会由于需求不均衡和库存管理模型本身的缺陷造成库存短缺。EPR系统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定义:a.ERP是针对物资资源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8841.htm"管理(物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692.htm"人力资源管理(人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075996.htm"财务资源管理(资金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29338.htm"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5884.htm"企业管理软件。ERP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思想。b.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提高企业资源效能为系统思想,为企业提供业务集成运行中的资源管理方案。c.ER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思想,它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通过软件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这就是ERP。特点:1)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53534.htm"\t"_blank"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25370.htm"\t"_blank"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4)支持开放的客户/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85360.htm"\t"_blank"图形用户界面(GUI);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76137.htm"\t"_blank"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SE),面向对象技术、关系数据库、第四代语言、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EDI)。ERP的经济效益有哪些?定量效益:1)降低库存投资:降低库存量、减少库存管理费用、减少库存损耗;2)降低采购成本;3)提高生产率:包括提高直接工人和间接人工的生产率,减少加班;4)提高客户服务水平;5)增加利润;6)增加流动资金定性效益:1)提高工程开发效益,促进新产品的开发;2)提高产品质量;3)提高管理水平;4)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5)以人为本,建立企业文化;6)提供新的就业机会。5、ERP的发展阶段(历史,提出者,国家)a.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的管理专家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