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操作系统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的实践环节。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多道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与其它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关系十分密切。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掌握多道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实验的目的:(1)掌握进程和线程的概念;(2)掌握进程控制原语或进程控制系统调用的使用;(3)掌握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4)掌握相关语言进程控制的函数及win98或windows2000的进程控制的API函数和MFC的使用;(5)培养学生多道程序设计的能力。1.2课程的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不可缺少的、最常用的软件,也是核心的、最接近于计算机硬件的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综合了各种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思想、方法、技术和理论,其特点是内容繁多、概念抽象,因此造成理解困难、掌握不易。现代操作系统最为核心的概念是多道程序、进程和线程,它们对于操作系统的初学者掌握尤其不易。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多道程序间的协同操作”,其指导思想是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掌握多道程序的基本要点,解决进程和线程概念的理解难点,以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进行多道程序设计为重点,在有限的一周时间内,利用诸如VC++或Java掌握多道程序及其进程同步和互斥的设计的基本方法,达到能用、会用、巧用的效果。1.3学时分配和辅导(1)基本任务简介、原理讲解2学时(2)软件设计4学时(3)上机编程、调试24学时(4)检查考核2学时每小班大约30人,每小班至少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跟综辅导答疑,解决技术难题。要求指导教师熟悉多道程序间的协同操作、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原理,具有VC++或Java程序设计的经验。2.课程设计的任务2.1基本任务要求题目1:多道程序缓冲区协调操作如下图所示,有10个PUT操作要不断循环地向Buffer1送数据,有一个Move操作要不断地将Buffer1的数据取到Buffer2,有20个GET操作要不断地从Buff2中取数据。BUFF1是10,BUFF2的容量是20,PUT、MOVE、GET每次操作一个数据,为了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不丢失,每个Buffer每次只能接受一个PUT或一个Move或一个Get,多个操作不能同时操作同一BUFFER。设计一个多道程序完成上述操作。试用P、V原语协调PUT、MOVE、GET的操作,并说明每个信号量的含义、初值和值的范围。Buffer2Buffer1PUTMOVEGET图1Buffer操作题目2:多道程序间协同操作(自拟)学生自拟设计一个题目,可以是个游戏,可以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可以是客观世界中事物处理的模拟,但要求能够反映多道程序间协同操作,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机制设计和运行,尽量体现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关系。2.2开发环境、技术、工具和工期建议使用windowsXP、windows2000、Linux或Unix操作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为VC、VB、Java、Delphi、.NET或C++;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实现;没有直接对threadandprocess支持的语言,考虑使用API函数;一周之内完成。2.3基本功能要求显示Buffer的操作过程;可以确定Buffer的容量、PUT、GET、COPY操作的个数;自行确定放数据的速度,取数据的速度;实时显示每个Buffer中数据的个数,已放入Buffer的数据个数,已取的数据个数;程序运行结束,显示汇总数据:总的运行时间;Buffer中数据的个数;已放入BUFFER的数据个数;已放已取的数据个数;平均buffer中的数据个数。。。。。。。可以根据题目的基本要求进行丰富的创意和想象。2.4运行要求经调试后程序能够正常运行,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方式运行,界面尽量体现多道程序的特点、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关系。本程序可运行在win98,XP、Win2000、Win2003、Linux或Unix操作系统下,可安装到任意路径下。2.5提交的材料提交软件安装盘;源程序;设计说明书(电子版):格式要求见4.10节描述;使用说明书(电子版):格式要求见4.10节描述。2.6评分和验收标准2.6.1评分标准(1)软件演示及讲解45分(2)设计报告35分(3)使用手册10分(4)注释及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10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