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20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220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上)期末检测化学2024.1(本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晾干衣服B.食物腐败C.冰雪融化D.水果榨汁2.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A.HB.HOC.CHD.HSO224243.氧气常用于急救病人。把氧气压缩到蓝色的钢瓶里,发生改变的是A.氧分子之间的距离B.氧分子的大小和质量C.氧气的熔点和沸点D.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4.中国火箭技术世界领先。高氯酸铵(NHClO)可以用作火箭推进剂,它是由氮、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44的,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不会生成的物质是A.NB.ClC.OD.CO22225.下列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焦炭可用于炼铁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6.2023年“6.5”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减少病虫害B.建高烟囱,直接燃煤为居民供暖C.露天焚烧秸秆,提高土壤肥力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7结构决定性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鉴别二者不能选择的试剂是A.氧化铜B.紫色石蕊溶液C.稀盐酸D.澄清石灰水8.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与“火”是有区别的,因此,描述实验现象时用词必须准确、严谨。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干冰放置在空气中产生白雾C.木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9.发生火险或火灾时一定要沉着应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油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开辟隔离带C.用扇子扇燃烧正旺的煤块,越扇越旺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10.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航空航天领域和医疗领域等。下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11.(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地球系统的碳循环主要是在无机碳和有机碳之间的转换。图示如下:在陆地碳循环过程中,地表光合作用是在太阳能驱动下的短期有机碳构造,这个过程使得大气圈中的碳流入生物圈。各种动物则通过食物链与新陈代谢作用,吸收、储存和排出含碳物质,并释放到大气圈与水圈中去;有些储存在有机体中,经长期埋藏,形成化石燃料。海洋浮游植物和藻类利用海水中溶解的CO进行光合固2碳作用,这些生物可将空气中CO转化为碳酸盐岩,与无机碳酸盐沉积一起固定在岩石圈表层。2碳构造的灾害效应就是当二氧化碳、甲烷的数量累积到引发显著的全球变化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分别触发海底滑坡、海水酸化、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等灾害。因此需要减碳、固碳、增加碳汇(碳汇就是减少CO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的过程或机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2海洋是人类排放CO的最大碳汇,也称“蓝色碳汇”。其中的油气储层、咸水层或不可开采的煤层等地质2体,可以作为重要的封存CO场所。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在海洋与大气之间发生流转。流2向海洋则海水会逐渐酸化,流向大气则全球变暖。随着工业化进程,岩石圈中数亿年积累的能量在短短不到200年内再次释放到大气圈,使得现代地球系统紊乱。因此,控制并减小向大气中排放CO的量和排放速率,以减缓全球变暖进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2科学、社会意义。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上图①和⑤途径中主要是以①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形式参与生态系统循环。(2)在陆地碳循环过程中,地表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②_______________能的短期有机碳构造,在这个过程中地球表层的植物固化CO,并向大气提供③_______________。2(3)储存在有机体中的含碳物质,经长期埋藏,形成④_______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4)CO常通过藻类、浮游植物或一些细菌与生物圈发生联系。如产甲烷菌可将CO、氢气转换为甲烷和水,2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_______________。(5)岩石圈中最常见的两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