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及Athspr基因的原核表达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及Athspr基因的原核表达的任务书.docx

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及Athspr基因的原核表达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及Athspr基因的原核表达的任务书一、任务描述:本次任务旨在通过对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探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适应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构建Athspr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载体,实现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为以后的Athspr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任务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2.Athspr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构建。二、任务目的:拟南芥Athspr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研究Athspr突变体在高温环境下的耐受性,可以对解析该基因在热应激适应中的作用机制有所帮助。同时,构建Athspr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载体,可以为后续的Athspr功能研究提供平台。三、任务步骤及计划:1.实验材料的准备(1)拟南芥野生型和Athspr突变体的种子;(2)高温处理器材和设备;(3)pET-28a载体;(4)大肠杆菌DH5α菌株。2.拟南芥Athspr突变体的耐热性分析(1)播种和生长条件的设置将拟南芥野生型和Athspr突变体的种子在1×半MS培养基中萌发,生长5天后,选取同等大小的幼苗,移植到1×半MS培养基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温度分别设置为25℃、30℃、35℃、40℃、45℃,光照持续12小时,间歇期12小时,共计48小时周期,每个温度条件下设置3个重复。收获数据的时间在试验48小时后。(2)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分别记录每个重复下成熟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同时收集其他重要数据如根长、幼苗身高、叶片面积等,准确描述每个重复的生长态势。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3.Athspr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构建(1)Athspr基因的扩增Athspr基因的扩增可采用RT-PCR的方法进行扩增。选取拟南芥的叶片组织,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利用PCR扩增出Athspr基因的DNA序列。(2)pET-28a载体重组利用质粒pET-28a,选择适当的内切酶对其进行限制性切割筛选,得到目标长度DNA的片段,并将扩增得到的Athspr基因转入其中,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等位基因的获得和提取。(3)基因表达取得指定的基因重组质粒后,应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基因表达。将得到的质粒菌株转化到BL21(DE3)菌株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表达,同时通过SDS-PAGE方法分析表达得到的蛋白。(4)蛋白纯化可通过摇床培养,将表达得到的蛋白在融合蛋白中得到纯化,再用IMAC方法制备更为纯净的Athspr蛋白,用WesternBlot技术进行鉴定。四、任务结束后的考核及评价:1.提交实验报告一份,详细描述对拟南芥Athspr突变体耐热性的研究以及Athspr基因在原核表达中的情况。2.在组织中进行结合分析,根据图表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3.阐述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体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明确实验中的误差来源,提出后续实验的改进方案。5.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实验目的和作用,并具有合理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