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概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41-42页。【教学目标】1、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1刻度表示1或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3、在具体情境中积累收集、解读数据的经验,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教学过程】一、统计分类——展现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1、情景引入,统计分类:学校食堂打算重新粉刷一下墙壁,现在有三种备选方案,绿色、蓝色和黄色。小朋友们喜欢什么颜色呢?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示范性板书。【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评价关注点】学生具有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3、对比统计表与统计图的价值。抢答1:第2组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怎么看出来的?抢答2:第2组喜欢三种颜色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统计表与统计图各自的价值:统计表便于计算,统计图便于观察数量的多少。【评价关注点】学生能说出观察指向。4、根据条形统计图口答。统计了什么内容?统计了哪些项目?1格表示多少?雨天比阴天多几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一般步骤“先看标题,知道统计主题;再看横轴,了解统计项目;然后根据直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关注点】学生能正确回答。二、深化理解——突破1格表示2的教学难点1、情景引入:除了粉刷墙壁,食堂还打算在墙壁上画一些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分别出示两张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探讨问题:1)最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刻度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直条高的数量不一定多。【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直条所表示的数量”。2)最爱吃桔子的有几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使是表示相同数量的直条,在不同的条形统计图中高度也不一定相同。【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奇数数量的表示方法”。3)最爱吃菠萝的有几人?【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样本”概念有初步的感知,感受“我们班没人最爱吃菠萝”不能代表“所有人都不爱吃菠萝”。【评价关注点】学生知道“0值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的表示方法”。三、巩固提高——揭示统计的真实价值1、情景引入:不仅学校食堂的墙壁要改造,图书馆也打算为我班的图书角新购一批图书,让我们来听听图书馆老师在说什么?2、信息技术支持,互动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科技在统计过程中的优势,在和同伴合作交流中积累读图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评价关注点】学生能够结合条形统计图,给出合理的建议。四、全课总结——知识回顾、总结评价五、板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3、培养社会人文意识。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教学难点:熟记乘法口诀。教具:挂图、口诀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二、教学新课。1、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堆数1松果的个数5那么两堆松果呢?你是怎么算的?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汇报,填表。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板书:1个5是5,1×5=5或5×1=5。2个5是10,2×5=10或5×2=10。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齐读所写的算式。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齐读5的乘法口诀。给3分钟记忆口诀。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3、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三、巩固练习。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1、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2、填一填:P11第3题。3、P11第4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