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夏萍****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甘肃省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甘肃省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军人的精神修养,基本着重在智、仁、勇三达德。这三达德中,又以仁为主。中国文化主要精神都发源在一个“仁”字上。孟子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礼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本原。但战争本是要杀人的,好像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我中华民族虽尚武,而不流于残忍,所以能绵延历久,屡挫不衰。中国军事要讲顺天应人,替天行道。所谓止戈为武,仁者无敌,战争乃为一种吊民伐罪,以杀止杀的行为,故军队则成为仁义之师。孟子也说:“不嗜杀人者,能一天下。”不嗜杀人,不是不杀人。但杀人总不是好事,因此非存心至仁,则不宜开来担任此杀人的大任。既要杀人,自己也该不怕死,所以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视死如归,也是武德。当知两军交锋,固是要争取胜败,更要是“争是非”。是的向非的投降,实无光荣可言。一个人有生必有死,中国人强调“精神不死”,躯体虽不保,但其人格气节仍然存在。战争并不是鼓励杀人,更不是鼓励自杀。心中只有一个道,一个仁义之道。死生一观,并不在这些上来计较。中国军人既尚仁,又讲礼,吉、凶、军、宾、嘉五礼,军礼占其一。可见中国文化中之中国军人,正也代表着文化传统主要精神之所在。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一段军人修养最高精神的话,说:“子之所慎,斋、战、疾。”斋是祭前斋戒,所祭是鬼神。孔子在祭前斋时,既不确认有鬼神,也不确认无鬼神,只是此心戒慎,不懈怠,不做作。祭只是祭,斋只是斋。疾病之来,也不知将成大病,抑系小疾。但不要害怕,也不要疏忽,只一心戒慎在疾上。遇战事,也如对鬼神、对疾病般,只莫放松、莫紧张,不当它是强敌,亦不当它是弱敌。临阵只一心在临阵上。慎是不怕也不忽,不把事来看大,也不把事来看小。当知临祭、临战、临疾,皆是人鬼关头,死生之际,在可知不可知之间。孔子举一“慎”字教人,这是精神上最高修养恰到好处之明训。我们若懂得孔子这番教训,自然不会有好战的心,也不会有畏战的心。中国社会上又很着意表扬失败的军人,尤著的如关羽、岳飞,令人称之为“武圣”。关羽在历史上表达了一个“义”字。当时曹操很赏识他,礼遇有加,封侯赠金,无所不至。但关羽不为曹操所动,还是走归刘备,这就是他的义。岳飞精忠报国,十道金牌班师回来,冤死在风波亭,在历史上表达了一个“忠”字。我们看《水浒传》上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在梁山泊忠义堂,打起“替天行道”的杏黄旗,这可见文化传统中之忠义武德,流传在民间社会,真是根深蒂固的。(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武功与武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军事提倡军队要成为仁义之师,顺天应人,以杀戮制止杀戮,故虽尚武而不至流于残忍。B.在中国人看来,战争不应鼓励杀人,更不应鼓励自杀,因为失败自杀实无光荣可言,应当唾弃。C.孔子认为,斋只是斋,不懈怠就好;对于疾病,既不要害怕,也不要疏忽;都体现出无可无不可的随意态度。D.同为失败的军人,关羽表达了“义”,岳飞表达了“忠”,而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方将忠义武德合为一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阐析智、仁、勇三达德,重在谈武德;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失败的军人,重在谈武功。B.文章多处使用引证法。第一自然段中两次引述孟子的话,都与“仁”密切相关,但具体的论述角度则各不相同。C.第三自然段从《论语》引出关于斋戒、疾病和战事的话题,并分别做了具体论述,从而阐明了对“战”的正确态度。D.第四自然段主要使用例证法,文中引述了关羽、岳飞和水浒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例子,以有力的事例论证了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仁”“礼”关系看,仁是礼的本原,礼是仁的表现。中国军人既尚仁,又讲礼,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尊崇。B.视死如归,是武德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生死之外,还有是非,躯体可以不保,但要存仁义之道,坚守人格气节。C.临战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孔子教人以“慎”,不怕也不忽,保有临阵专注的状态,堪称军人修养最高精神的明训。D.仁义之道与忠勇之道是中国武德中并存的两个概念,和谐统一构成中国武德文化的内在本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过梁马加从涞源到察哈尔的大道,呈现着异样荒凉的景象。凝结的薄冰破碎了,枯黄的马兰草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羊粪露出在雪的外面,水成岩的石子上涂抹了斑斑的烂泥,仿佛有一列长距离的军队刚从这里走过。孙林注意着路上的现象,无论是一颗土粒或是一根草。他企图从任何物体的表面上找出可以证明的痕迹。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在两点钟前是否有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