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类型一、讲授法2、讲授法的分类3、对讲授法的评价(优点)3、对讲授法的评价(缺点)1常用的教学方法5、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6.避免误入陷阱二、教练法2.教练法的基本过程:三、讨论法2.教学过程1)要尽量引导多数学生发言,可以专门征求一些不喜欢发言的学生的看法。2)要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所谓“水可导不可堵”。3)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4)把握好讨论形式的灵活运用。(5)总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讨论情况,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分析讨论结果。3.方法评价(1)讨论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2)讨论有助于思想的转变。讨论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4.可能遇到的难题四、任务驱动教学法1.概述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释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全实现意义的建构。简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2.任务类型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的,另一种是开放型的。(1)封闭型任务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开放型任务开放型任务指的是一个任务框架,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3.教学过程课堂中的教学往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1)封闭型任务的教学步骤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环节二: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环节三: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环节四:自主探索、领会意图、解决任务环节五:检查结果、发现不足、总结经验(2)开放型任务的教学步骤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环节二:共同讨论、分析框架、进行分组环节三:小组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环节五: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4.方法评价(1)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则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咨询的作用。(2)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伴随着学生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成就感的出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自信就油然而生。(3)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探索精神、锻炼学生顽强意志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存在的弱点:如非线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较难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等。五、基于问题的学习1、方法简介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1)真实的问题能够在所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一种联系,将学生较快地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2)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并维持学习兴趣;3)学习知识的情境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某种相似性,能够促进知识的提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迁移。2、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让生活走近课堂,就犹如给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环节二:分析问题、组织分工环节三:开展探究、解决问题环节四:展示结果、成果汇总环节五:结果评价与学习反思3、方法评价(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合作交流。(2)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3)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4)促进教师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