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育英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是你****芹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解析:北京市育英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育英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解析:北京市育英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有3g碳和7g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A.COB.CO2C.CO和CO2D.无法确定2、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相等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4、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5、新冠疫情期间,常用75%的乙醇(C2H6O)溶液作为消毒液。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由9个原子构成B.乙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3D.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量筒读数7、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27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Co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8、佛山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木刻版画B.佛山剪纸C.石湾玉冰烧酒酿制D.南海藤编9、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B.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C.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D.组成: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0、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苹果腐烂C.电灯发光D.切割大理石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质量守恒定律是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请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回答下列问题:(1)小铭同学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则有关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碳、氢元素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3)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原因是_______;纸片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片的质量小,原因是________。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1)过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难溶性的杂质。过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2)上述过程中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A的名称为_______。(3)二氧化氯(C1O2)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强力杀菌剂,自来水厂常用其对水消毒,二氧化氯的制取可通过下列反应完成:,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4)将净化后的河水进行如图2所示的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________(填“a”或“b”)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含氯消毒剂”已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易爆炸,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其水溶液却十分安全,含有2%的ClO2,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1)ClO2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各答出两点)。(2)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和两种气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3)根据题中信息,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4、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填“原子”“分子”或“离子”)(1)金属银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2)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5、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2)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_______。(3)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______。(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6、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