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言传身教或其他教育方法,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因此,父母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又是一门学科,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准确掌握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每个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必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儿童最初的和经常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安乐窝,父母是儿童最先交往和最多的成年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的主要社会责任就是对年青一代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有六个方面:一是家庭;二是教师;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朋友和“街头伙伴”。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殊功能。不当的家庭教育会对子女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过高的期待会导致自卑,过份的溺爱会导致依赖,过高的放任会导致消极,过火的严厉会导致焦虑与对立。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而使孩子身心发展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教育是深刻的,这也从反面体现出家庭教育在当今育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为国教子,科学育人。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注重培养和发展父母和子女的四重关系:一、同志关系;二、朋友关系;三、师生关系;四、亲情关系。一、同志关系1、人生的榜样—有理想,有追求,敬业精神强,脚踏实地,勤奋努力,能与子女相互激励。从人的补偿心理来说,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于孩子,希望在孩子身上变为现实,乃人之常情,可有的期望过高会造成孩子丧失自我,表现为放弃自我努力,丧失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遭受一点失意挫折就垂头丧气。人不过中年,却慨叹人生无常,要求孩子的面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消极的。家长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家长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的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理想和追求的内容也不同,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胸怀远大,目标坚定,意志顽强,有不甘落后、勇为人先的追求精神,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敬业精神,这将使孩子引以为自豪,从而唤发出极大的精神力量。2、换位思维—彼此心心相印,形成家庭良好的精神氛围。换位思维,即思维者站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或模拟对方心态去揣度应该或可能出现的心理效应,或事件趋向、结果。我们不妨每天给一定时间与孩子交流,或不定期召开家庭会,以利双方的换位思维。如家长可将自己作为成人在社会上立足奋斗的甘苦与孩子交流,但要注意正确引导,达到激励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孩子谈自己读书的甜酸苦辣,彼此鼓励,以便端正思想,融洽感情,填补代沟,互相建立信心,互相理解关心,也有利于父母分析情况,抓住问题的关键,确定教育方法。如果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真正关怀爱护自己的子女,自觉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对子女多些换位思维,坚持热情鼓励,耐心教育,严格管理,不懈疏导,就一定能以心换心,得到孩子的理解、信任与配合,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二、朋友关系忘年交—尊重信任孩子,彼此人格平等。俗话说:“朋友是心灵慰籍的清凉剂。”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鲁迅先生曾说:对于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所谓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并能超过他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有几点提醒:1、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教育子女时忌用恶言恶语。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错误的。2、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们的感受、人格和潜能。有的家长家长制观念严重,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做那,结果适得其反;还有的对孩子呵护备至,仿佛孩子永远长不大,实际上对他们的不尊重,必然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们有着自己的情绪、行为甚至道德和道德评价标准,我们要在尊重他们自治权利的基础上正确予以引导,而不能“唯我独尊”、“唯我是从”,说不定在你的粗暴或宽纵之中,孩子身上许多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在流失。3、把孩子当成朋友,让家庭里多一些民主气氛。要尊重孩子的成年意识,以平等态度对待他们。当孩子的成年意识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出现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看过《傅雷家书》的朋友,都会羡慕傅雷与儿子的朋友式的骨肉情。为什么孩子有话不愿意告诉父母,起因就是一开始父母没有尊重孩子。因此要学会尊重孩子,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隐私,如打电话、日记等,要以朋友身份与孩子谈心、活动与生活。4、守信用、重承诺。君子一诺千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社交场合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