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_教育信_省略_规划_2011_2020.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_教育信_省略_规划_2011_2020.pdf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_教育信_省略_规划_2011_2020.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5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04期理论与争鸣文章编号:1006—9860(2012)05—0005—10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摘要:教育部于2012年3月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蓝图。此规划在“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思想指引下,强调推进教育信息化能力体系建设,采用双重视角,既从教育看技术,同时也从技术看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创新;指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支撑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其引领性作用,即教育信息化要革新教育的主流业务,强调利用教育信息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双向融合;能力体系;融合创新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要(2010-2020年)》[1](以下简称《纲要》)关于教育信息“总体战略”是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化的总体部署,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目标与推进策略。在分析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以下简了我们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面称《规划》),该《规划》编制历经近一年,起始于2011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年3月初,当时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32字工作方针,组和专家组。工作组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阐述了未来十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公室、教育部科技司、中央电教馆、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发展任务”是为实现规划目标,对各级各类教心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各项事育信息化具体需要突破的领域进行的统筹规划和整宜。专家组由国家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组体部署。包括“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成,具体承担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等规划编制各项工育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作。此后,工作组和专家组开展了多次调研、起草和征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求意见工作,多次向教育部领导汇报,听取各方意见,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不断修改完善,经过教育部各行政司局充分讨论和修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订,最后在教育部党组通过后正式颁布。此规划编制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过程始终重视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求、重视调查研究和多方协作,是教育部领导、部内各服务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单位、各地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有关部委、众多展”八项任务。专家、相关企业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本人作“行动计划”是为实现规划目标、为完成发展任为专家组成员,从一开始就参与相关工作,在此,从务提供支撑,拟组织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规划》核心突破点的角度,对文本背后未来教育信息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化发展的思路做一解读。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一、内容框架发展能力建设行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本规划由“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动”五项行动,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基础划、保障措施、实施”六大部分组成。性和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并开展前瞻“序言”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认识,是关性试点示范。于时代背景、国内外发展态势、教育信息化重要作“保障措施”是为确保完成发展任务、顺利实施行用、发展展望等的综合论述。提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动计划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整体策法规”“做好技术服务”“落实经费投入”四项措施。5理论与争鸣总第304期中国电化教育2012.5其中,“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是规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平衡性,很难对所划的主体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有地区用一个发展要求,《规划》强调根据各级各类“实施”是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规划所提出的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工作要求。包括“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施行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目标考核、推广试点示范、建立支持环境”5项要求。点、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为贯彻这一方针,《规划》编制在体例上进行了二、核心要点解读创新,设计引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