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想说爱你不容易——关于乡中心校的思考和建议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是由县教委和乡中心校的二级管理。笔者认为,乡中心校的设置存在着诸多问题,乡中心校的存在积极作用不大。一、定位不明。乡中心校强化了教育行政管理功能,却弱化了教育教学科研功能。现在,乡中心校成了不折不扣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却缺失了教科研这个重要功能。校长负责制已实施若干年了,实际效果较好。上面还有县教委指导,这就足够了。在这中间再加一级乡中心校似乎就没有必要了。婆婆过多,媳妇反而无所适从。如果说基层学校最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教育教学科研。因此,乡中心校最主要的功能应当是教科研。当前应着力研究新课程理念,研究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应用,调研农村学校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等等。通过科研,切实提高农村办学水平,这才是真理。由于定位不明,致使乡中心校功能错位。不需要的却有,需要的却没有。其结果是农村学校教科研越来越薄弱,办学水平越来越低。建议:重新审视乡中心校功能定位。二、挤占编制。做和尚不念经,却还要高香供奉据笔者了解,现在乡中心校领导们都享受着中高级职称待遇,但绝大多数都不看教材,不写教案,不上课,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看报上网应酬。根据有关文件,职称只属于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乡中心校领导不能享有。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评优、职称等指标从他们手中经过,他们与上级主管部门人员熟,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挤占编制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样一来,就苦了广大教师了,他们口干舌燥、粉尘满身、早生华发,弄不好还聘不上,一等就是数年,有的甚至要等到离休前的倒计时。由于是中心校领导,他们敢怒不敢言。古语云:做和尚要念经。农村中小学中高级职称名额本来就少,却又被乡中心校挤占了编制,真是倒霉不出门,冤枉呀!建议:依据有关文件,彻底清查。做和尚要念经。不能侵害教师的权益。三、教育成本变大。县乡二级管理,使本来不多的义务教育经费,更加分散尽管国家逐年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但从人均上看,从地域上看,还是不多的。由于县乡二级管理,势必增加了办公经费,增加了教育成本,进而使本来不多的义务教育经费,更加分散。以某县为例:现有乡中心校约三十个,按每个中心校年均费用10万元,那么一年就是约三百万,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用这笔钱就可以彻底改善一所乡初级中学或两所乡小学的办学条件。其实,乡中心校的管理是可以省去的。学籍和检查是乡中心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以此为例:中小学报上去的学籍,中心校还得上报县教委;县教委检查,乡中心校也检查,重复来,重复去,意义不大。倒是学校的招待费车费翻了番。显然,设置中心校,教育成本变大了。建议:节支开流,珍惜国家宝贵的义务教育经费。四、易滋生腐败。人浮于事,乡中心校被教师称为“养老院”;人事财物二级审批,易滋生腐败中心校是从原乡教育办公室撤并而来的。从总数上看,乡中心校比原乡教办是少了,但人员并未减下去。相反“闲职”人员却增加了,因为没进入乡中心校的原乡教办人员,大多呆在家里,成了“闲人”,坐享工资。而进去的新人,又减少了所在学校的教师数,编制却还在。以某县为例:每个乡中心校五至六人,全县三十几个中心校有近180人,加上“闲人”,超过了二百人,而某县中小学教师加在一起才八千多人,竟占四十分之一。从分工表上看,乡中心校领导每人事务多得不得了,其实,实质性事务却很少,人浮于事现象十分严重。所以教师形象的称乡中心校为“养老院”。而在人事财物上,又由于二级审批,县里批了,乡中心校再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易滋生腐败。以前,私设小金库、乱发奖金的丑事时被曝光。由此可见一斑。建议:精简机构,健身强体。随着县乡交通网的日益密织,随着县教育网络日益延伸,在教育政务上,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网上报名,视频会议,网上办公等等。尽管乡中心校的设置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也起了一点作用,但笔者认为,从宏观上看,弊大于利。乡中心校这一级机构,还是精简的好。若非要继续保留,那也得要对以上问题重新审视、反思并予以解决,特别是乡中心校功能定位和挤占教师编制问题。以致让乡中心校成为一个利于义务教育的机构,成为一个不损害教师利益的机构,成为一个让各校校长信赖的机构。乡中心校,想说爱你不容易。通讯地址:皖无为县建国初级中学王群邮政编码:238360电话:0565—6920170(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