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doc6)(1).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doc6)(1).docx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doc6)(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6页第PAGE\*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452-2004自2004-10-1起履行前言本标准第4章、第5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的分歧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规章分歧,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正。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亚太地区危险品协会、江南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李宁涛、李晶、张园、李秀萍、刘绍从。本标准为首次制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氧化性危险货物的要求、试验、标记和标签、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氧化性危险货物的危险特性检验。2规范性援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援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援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正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讨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援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458-2004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通则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氧化物oxidizingsubstances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3.2碱性氧化物alkalineoxidizingsubstances与水反应可以得到碱性物质,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为金属氧化物。3.3酸性氧化物acidoxidizingsubstances与水反应可以得到酸性物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为非金属氧化物。3.4金属氧化物metaloxidizingsubstances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3.5非金属氧化物nonmetaloxidizingsubstances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3.6干纤维素丝celluose纤维长度为50µm~250µm、平均直径为25µm的干燥纤维素丝。3.7标准混合物ImixturesubstanceofreferenceI本标准试验中所用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7的混合物。3.8标准混合物ⅡmixturesubstanceofreferenceⅡ本标准试验中所用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2的混合物。3.9标准混合物ⅢmixturesubstanceofreferenceⅢ本标准试验中所用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3.10标准混合物ⅣmixturesubstanceofreferenceⅣ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质量分数为65%硝酸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3.11标准混合物ⅤmixturesubstanceofreferenceⅤ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质量分数为50%高氨酸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3.12标准混合物ⅥmixturesubstanceofreferenceⅥ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质量分数为40%氯酸钠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3.13检测混合物ⅠmixturesubstancetestedⅠ待测物质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3.14检测混合物ⅡmixturesubstancetestedⅡ待测物质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4要求4.1氧化物包装应密封。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无机物、还原物、自燃物、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存混运。4.2氧化物包装上铸印、印刷或粘贴的标记、标志和危险货物彩色标签应精确清晰,符合GB19458-2004有关规定要求。4.3不同类型的氧化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灭火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储运地点分类存放及分类运输。4.4储运和装卸前后应清扫、清洗储运地点,严防混入无机物易燃物等杂质。4.5储运地点应阔别火种、热源、水源、防止日光曝晒。4.6装载储运过程中,不能用抛扔、坠落、翻倒、拖曳等方法,力求避免摩擦、撞击,防止引发爆炸。4.7氧化性危险货物的正式运输名称和相应联合国编号“UN”应标明在货物的每个包件上。示例:溴酸锌,UN24694.8标签外形呈45°角的正方形(菱形),最小尺寸为100mm×100mm,但包件的尺寸只允许贴附更小的标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