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年鉴(2000版)-气象部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州年鉴(2000版)-气象部分.doc

苏州年鉴(2000版)-气象部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州年鉴(2000版)-气象部分发稿单位:苏州市气象局审稿人:唐务全撰稿人:黄冠乐联系地址:三新路188号邮政编码:215021电话/传真:7266347发稿总字数:4600发稿日期: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气候概况】1999年苏州气候概况:1999年苏州市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近1℃,全年除夏季气温偏低外,其余各季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尤以冬季最为明显,是1987年以来的第13个暖冬年。年降水量、平均梅雨量、年和夏季暴雨日数,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年除冬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多外,其余各季均偏少,尤其是夏季仅为常年的一半。(黄冠乐)【气候特点】1999年苏州市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冬暖夏凉。降水特多,入梅早,梅雨期长,梅雨量多,是典型的丰梅年。多灾害性天气。1.暖冬史之最,日照显偏多冬季(1998年12月—1999年2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以上,是历史上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冬季降水量比常年稍有偏少。冬季日照时数比常年明显偏多。2.春暖终霜早,降水日照少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多。终霜日比常年早17天。季降水量比常年稍偏少。其中3月降水比常年偏多。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偏少最明显的是3月份。3.冷夏梅雨多,降水超历史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7月中旬明显偏低,创历史新记录。整个夏季未出现高温。季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明显,特别是6月和8月分别比常年偏多2-3倍,创历史最高记录。夏季暴雨日数、8月份降水日数也都超过历史记录。梅雨期造成的灾害为历史罕见。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近1倍。4.初秋有高温,霜迟日照少秋季平均气温比常年稍偏高,9月上旬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初霜比常年迟10天。季降水量比常年稍偏多。季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2成多。(黄冠乐)【气象灾害】1999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有:1.梅雨和暴雨苏州今年自6月7日受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的影响入梅以后,全市阴雨连绵,暴雨频繁,降水主要集中在苏州南部,北部相对小一些。到7月19日出梅全市平均梅雨量是常年的三倍多,超过了大涝年份的1991年、1995年及1996年。尤其是6月8-10日和24-30日出现了两段连续性大到暴雨过程,使全市河湖水位猛涨,7月1日全面突破历史最高水位,太湖平均水位一度高达5.08米,水位和降水量均高于百年一遇的1991年,造成局部严重洪涝灾害。2.热带气旋:全年先后有9904、9906、9908、9911号热带气旋对我市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9904、9906号热带气旋影响时,恰逢我市洪涝,一度使太湖和内河水位踞高不下。3.冰雹5月10日受华北冷涡南落的影响苏州,常熟出现冰雹、大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其强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为近十年来所罕见。据统计苏州全市22万亩小麦和1.3万亩油菜不同程度倒伏受损。其中约10万亩三麦,1万亩油菜受损严重。常熟市有10.6万亩油彩受损,其中2.6万亩三麦绝收,估计经济损失达2346.56万元。农付业估计经济损失279万元,工业及房屋设施等损失285万元,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3010.56万元。(黄冠乐)【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与常年同期相比总的特点是热量充足,雨量偏少,日照基本正常。2月份的2次冷空气虽然不强,低温持续时间仅1-2天,却导致全市小麦普遍遭受冻害。3月份多阴雨天气,对穗发育不利,也使小麦纹枯病大面积发生,为历史同期最高的一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率也达40%以上。5月10日下午的冰雹雷雨大风天气过程,造成局部地区小麦、油菜损失较大。收获期以晴天为主,有利于小麦收、脱、翻、晒。2.水稻全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总的特点是气温前期偏低,后期偏高。早梅严重影响直播稻及时播种,受梅雨期暴雨和连续阴雨影响秧田积水严重,土壤严重缺氧。受丰梅影响全市36%的稻田严重受淹,受灾面积主要在吴江、吴县和昆山。长时间的阴雨寡照,不利于水稻光和产物的积累,千粒重明显低于去年。进入收割期多晴好天气,对单季晚稻的收割、脱晒、归仓都十分有利。(黄冠乐)【气象服务】面对1999年大气环流的超常规变化和百年不遇的洪涝,全市气象部门按照温家宝副总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要求,在市气象局的统一领导下,振奋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密监视天气的复杂变化,认真分析,准确预报,主动服务,取得较好效果,受到各方好评。首先,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确保思想、组织、技术三落实。汛前,我市各级气象部门成立了市县两级的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完善服务制度,从领导到值班人员的职责、从起始到跟踪、善后服务方式等都作了具体要求。把原先5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