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知识点.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doc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医与六气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最早得病因学说)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这就是最早得医学分科。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得文献.《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得医学水平,现存最早方书。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得医疗体操图.一、《黄帝内经》!作者--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成书-—战国至秦汉篇卷—-《素问》、《灵枢》各9卷,每卷9篇,全书共18卷,162篇。传承--《素问》—-至唐代仅存8卷,唐代王冰补入7篇大论。(第七卷“天元纪大论")宋代又补充2篇素问遗篇,《刺法》、《本病》,显系后人伪托之作。《灵枢》--宋哲宗元祐八年,高丽使献《黄帝针经》,南宋时由史崧献出家藏旧本。基本内容—-《素问》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理论论述了人得心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等。《灵枢》着重介绍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成就--注重整体观念、、重视脏腑经络、、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得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得初步确立,其后中医学发展均就是以其为理论基础,这就是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得一本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得《伤寒论杂病论·自序》。西汉末期至东汉成书。包含了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输穴、针法等内容,也就是一本有影响得中医书籍。首创“独取寸口”得诊脉方法;最早提出“奇经八脉”名称、循行路线、功能特点、病变证侯、与十二经关系等;提出“左肾右命门"说;提出“无形三焦”说。《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首载于梁代阮孝绪得《七录》,我国现存最早得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创药物三品分类法;提出了药物七情与合得理论;论述方剂君臣佐使得组方原则;、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等;、论述了药物得功效与主治;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与服药方法.集汉以前药物学大成,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二、《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官至长沙,张长沙。医圣: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称仲景曰圣”。中国临证医学、辨证论治奠基人,现代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得第一人.东汉末年,约150年~219年流传:《伤寒论》—-晋·王叔与整理,得以保存;宋代,校正医书局校订《伤寒论》使成为定本;明代,赵开美刻书出版了《翻刻宋版伤寒论》流传至今。《金匮要略》——北宋王洙从翰林院蠹简中找到《金匮玉函要略方》,将伤寒部分删除,整理出版为《金匮要略方论》。内容与成就:初步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得辨证论治原则,使得祖国医学得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方书之祖”——《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全书收方269首,用药达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得常用方剂。整部《伤寒杂病论》概括了中医得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吐下与温清消补治疗八法。此书理法方药齐备,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并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为我国临证医学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265~960年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医药学得全面发展齐梁间,全元起,《素问训解》—-最早整理、注释《素问》,亡佚。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太素》)——现存最早注本,凡30卷,现26卷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次注黄帝素问》)晋代王叔与第一个收集、整理、补充与编次《伤寒论》,10卷22篇;首开整理编次《伤寒杂》先河;孙思邈《千金翼方》9、10卷收录《伤寒论》条文,“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脉经》—-现存最早得脉学专著!作者:晋·太医令王叔与《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作者:隋·巢元方主撰。广泛记载临床各种疾病,内科为主。包含部分疾病证候鉴别;提出病因理论方面得新见解;证候描述细致、准确;记载了“妊娠欲去胎候"、“金疮断肠候”、“拔齿损候”、“阴中生息肉候”等医学发展新成就。《本草经集注》作者:南朝·梁,陶弘景—-医药学家、道家,“诸王侍读”,“山中宰相”。著述有《本草经集注》《药总决》《效验方》《养生经》《养生延命录》《补阙肘后百一方》等书。对《神农本草经》整理,纠正错误,并增补365种药物,共计730种;对药物得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等认识进一步提高。创“诸病通用药”分类法,以病为纲,以“主治"分类。《新修本草》——我国第一部药典!(国家药典;苏敬等23人集体创作;载药:844种补充了许多新发现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