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与医学导论 考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学史与医学导论 考试.doc

医学史与医学导论考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学史与医学导论12362361郭芝璇临床14班临床医学从医学理论和疾病诊断治疗方法方面比较17世纪前后西方医学发展的特点。答:十七世纪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体液病理学说,在疾病诊断上发明了触诊,听诊,治疗上信奉自然治愈力,既重视饮食疗法,也不忽略药物治疗,在包扎,缝合及其他一些简单手术也有一定发展。盖伦通过解剖对人体的肌肉,骨有了更深的认识,实验生理学上有突出表现,区分出运动和感觉神经。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药物,体操,按摩,放血,配制各种药剂。中世纪,医学深受宗教的束缚,奉希,盖的理论为教条,诊断上流行验尿法,治疗上滥用放血术,还有具宗教色彩的按手礼。文艺复兴时期: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推翻了盖伦的错误。巴累发表《枪伤疗法》,治疗上提出了结扎法,血管结扎术,采用银或金制造医疗器械如假牙,假肢。夫拉卡斯托罗著有《论传染与传染病》,在传染病理论上有重要贡献。十七世纪时,体温计和脉动计发明用于疾病诊断,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显微镜被发明并运用。物理派,化学派,活力派三派争鸣。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论风行。莫甘尼提出病灶思想,奥恩布鲁格发明叩诊法,帕尔法恩在产科学中推行产钳的使用,贞纳发明发明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19世纪,生物医学模式形成,细胞病理学说提出,巴普洛夫创立条件反射学说和两个信号系统学说,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碱和有效成分制成西药。研制巴斯德狂犬疫苗,科赫发布细菌学三定律,艾利希提出侧链学说,雷纳克发明听诊法,温度计,血压计,体腔镜也相继发明并运用。骨相学,催眠术,顺势疗法,按摩疗法运用。注射器的发明开拓了给药途径。X射线,光能四疗法,电疗发展,真正的麻醉法,消毒法发明。20世纪,首次提出生物-心理1-社会医学模式。CT,MRE,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被广泛用于诊断,抗生素,PTCA,心脏起搏器,人造器官移植,化疗等等应用。2.试述中国医学史中对于病因的认识及其逐步深化。答: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由神灵操控,疾病是神灵的惩罚或魔鬼进入人体所致。后来有“阴阳五行说”,用阴与阳,金木水火土来解释疾病的发生。之后医和提出“六气致病”说,即用风,寒,暑,湿,燥,火来解释病因,摒弃鬼神病因论,使原始医学趋于科学。东汉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对于外感病的发生演变过程进行总结,整理出伤寒病的病理。而后又有经络学说建立,用于解释病理现象,根据经络异常诊断。西汉淳于意提出了一些疾病病因,如龋齿的发生,酗酒导致“风”。隋代巢元芳等编写《诸病源候论》,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的著作,也是世界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的专著。突破了前人“三因”说法,指出传染病由外界有害物质所致等等。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揭示了痈疽两大病症的病因。《颅卤经》中在病因上有诸多创见,指出小儿佝偻病是由于营养不良。宋代陈言著《三因极-病症方论》,将将疾病原因归为三类:,内因七情,外因六淫和不内外因,全面系统地概括了致病因素。金代刘完素提出“火热论”的病因学说,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张从正提出病因皆为外来或内在的邪气。李明4之主张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辛劳过度,精神刺激均能引起伤病,倡“内伤学说”。明朝吴有性创“戾气说”,突破了对瘟疫病因的认识。清朝温补学派形成。近代中国医学受西医冲击,现代以后,中国医学使与世界医学史汇合,对病因的认识步入了更加科学的轨道。从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探讨病因成为中国医学时代的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