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猫巷****志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西周制度下,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A.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B.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C.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D.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答案】D【解析】【详解】分封制是周王室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即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使得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故答案为D项。宗法制注重等级,不是淡化等级,排除A;材料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分封制的信息,不是宗法制,C错误。【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2.《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皇帝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公元前221年”和“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可以看出,材料评述的是秦朝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答案为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和皇帝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首先应当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公元前221年”,确定考查的是秦朝的制度。然后根据“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分析得出,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联系所学可知,秦朝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据此确定正确答案。3.《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记载: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阸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汉朝郡县的数量非常多B.汉朝地域形势十分复杂C.汉武帝大力推行推恩令D.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汉代郡牵制了诸侯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说明王国问题得以解决,这得益于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C正确,D排除;AB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故选C。4.南朝时期,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出A.北朝制度比南朝更加先进B.门阀世族势力的不断强化C.制度进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D.科举制度产生是必然趋势【答案】C【解析】南北朝时社会也在发展变化,材料中选官制度的变化也正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而导致的,即材料反映了制度进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北朝时门阀世族势力是不断弱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度的产生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5.唐明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这不能反映唐朝A.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B.权力运行呈现制度化C.皇帝和大臣集体议政D.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宰相权力受限制,A符合题意;据材料“唐明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可知,权力运行呈现程序化、制度化,B不符题意;据材料皇帝的诏书等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这体现了皇帝和大臣集体议政,C不符题意;据材料唐明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否则就是违制等信息可知,皇权受到相权制约,D错误。6.北宋一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经过近百年的“培植养护”,“政府又变成像样的读书人的政府”。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尚B.推行变法新政成为社会潮流C.重视文化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