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门槛正悄然提高 去年要求本科今年变硕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就业门槛正悄然提高 去年要求本科今年变硕士.doc

就业门槛正悄然提高去年要求本科今年变硕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就业门槛正悄然提高去年要求本科今年变硕士两年前因为感觉就业压力大,不得不走上考研的道路,但是,在研究生即将毕业之际,却遇到了“最难就业年”——即将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硕士生周送文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我也关注了一些企业的招聘信息,一些企业岗位去年只要求本科学历,但是今年就要求硕士了,去年只要求通过英语四级,今年就要求英语六级。”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有22.9万人,比去年略有增长,即便是国企、外企相对集中的北京地区,毕业生同样感受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在现实面前,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将就业期延后,或是放弃在北京地区就业的想法。一位已经成功保研的毕业生在回忆周围同学找工作的经历时说,周围有些同学选择去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工作,与留在北京相比,出国工作相对还要容易一些。就业门槛正悄然提高/在北京地区“僧多粥少”的毕业生招聘市场上,部分企业在一些岗位的要求设置中也在逐渐提高门槛。另外,让找工作的毕业生感到无奈的是,很多企业甚至对相关岗位设置了户籍、性别、政治面貌、毕业院校等五花八门的限制条件。今年即将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马盼盼在谈到自己参加招聘会的感受时说,从去年9月份找工作开始,碰到无数企业招聘设置歧视条款的事情。“我们做人力资源的普遍都是女生,很多单位可能是想考虑部门员工性别的平衡,所以就倾向于招男生,还有一些国企甚至是要求男生、党员、北京生源,这3个条件就可以卡掉一大片。”2013年5月,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用人单位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上述规定,但很多毕业生对于这些门槛的设置还是存在担忧:很多企业还是会有一种不成文的企业招聘内部标准。这些“潜规则”在招聘过程中真实存在,从记者了解到的北京市多所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况来看,具备北京生源地、党员等条件的男生在找工作时就明显具有优势。据知情人士介绍,近两年来,北京市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落户指标正在逐步缩减,相关企业能拿到的毕业生落户指标也越来越少。一位已经在北京一家外企实习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对于户口难解决的问题深有感触,我已经拿到了公司的offer(录取通知书),但一直没有签三方协议,需要等到户口落实了才能正式签协议,户口可能今年6月份能落实,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高学历毕业生的考验/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称,2013年,包括本专科及研究生在内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近23万人,与2012年基本持平。但研究生呈每年递增趋势,2013年达7.7万人,比2012年增长1.1万人,为历史最高峰。毕业人数快速增长的高学历人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并没有能够占据优势。据媒体报道,2013年初,据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布的一份针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从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在谈到研究生面临的“高学历难就业”的困境时,马盼盼介绍,去年和师姐们聊就业情况,在当年的3、4月份,全班同学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定好了,但今年的这个时候,班里还有一半同学正在找工作。虽然,在毕业临近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所调查的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工作大部分已经落实,但是真正能够签约三方协议的比例依旧较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某专业的一个研究生班级有70余名毕业生,排除一定数量的北京本地生源,外地生源中有将近20名同学选择了回家乡就业。而在往届,该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选择在北京就业。无独有偶,记者在多所大学的多个专业班级调查时明显感觉到,今年在京毕业的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的比例出现了较大增长。对此,接受采访的毕业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在北京工作生活压力大,另一种是认为毕业生在对待就业问题上更加理性。但无论是哪种原因,今年不好就业是高学历毕业生们共同的感受。一位已经成功保研的毕业生在回忆周围同学找工作的经历时说,周围有些同学选择去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工作,与留在北京相比,出国工作可能还容易一些。已自觉降低薪资预期/抛开一些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大环境因素,今年大学生就业难,还有哪些原因?对此,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专业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以2012届为例,本科失业最多的前10个专业的人数占到失业总人数的32.8%。其中,英语、法学、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