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董文炳文言文练习董文炳文言文练习2022-04-1008:00:02小编:admin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庚申,世祖即位于上都,是为中统元年,命文炳宣慰燕南诸道。还奏曰:“人久弛纵,一旦遽束以法,不可。危疑者尚多,宜赦天下,与之更始。”世祖从之,反侧者遂安。二年,擢山东东路宣抚使。方就道,会立侍卫亲军,帝曰:“亲军非文炳难任。”即遥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三年,李璮反济南。璮剧贼,善用兵。文炳会诸军围之,璮不得遁。久之,贼势日蹙,文炳曰:“穷寇可以计擒。”乃抵城下,呼璮将田都帅者曰:“反者璮耳,余来即吾人,毋自取死也。”田缒城降。田,璮之爱将,既降,众遂乱,禽璮以献。璮伏诛,山东犹未靖,乃以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率亲军以行。文炳至益都,留兵于外,从数骑衣冠而入。召璮故将吏立之庭,曰:“璮已诛死,汝皆为王民。天子至仁圣,遣经略使抚汝,当相安毋惧。经略使得便宜除拟将吏,汝等勉取金银符,经略使不敢格上命不予有功者。”所部大悦,山东以安。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请解机务,诏曰:“大都暑炽,非病者宜,卿可来此,固当愈。”文炳至上都,帝曰:“卿固忠孝,是不足行也。枢密事重,以卿佥书枢密院事,中书左丞如故。”文炳辞,不许。八月天寿节,礼成赐宴,帝命坐文炳上坐,谕宗室大臣曰:“董文炳,功臣也,理当坐是。”每尚食,上食辄辍赐文炳。是夜,文炳疾复作,敕赐御医日来诊视。九月十三日,疾笃,洗沐而坐,召文忠等曰:“吾恨不为国死边,今至此,命也。愿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则吾死瞑目矣。”言毕,就枕卒。帝闻,悼痛良久。(选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抱案求署字案:案卷B.人久弛纵,一旦遽束以法遽:立即C.文炳辞,不许辞:推辞D.吾恨不为国死边恨:怨恨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的是例句: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D.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董文炳处事机智的一组是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②危疑者尚多,宜赦天下,与之更始③乃以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率亲军以行④穷寇可以计擒⑤留兵于外,从数骑衣冠而入⑥愿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A.①②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文炳初为官时,因其年轻,同事都轻视他,但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B.中统元年,世祖命董文炳抚慰燕南各道,他建议世祖应当大赦天下,给那些危险的、有疑心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C.李璮在济南反叛,董文炳会合各路军队进行围困,劝降大将田都帅,并活捉李璮;又率亲军安抚百姓,山东得以安宁。D.董文炳有病上奏请求解除军政要职,世祖没有同意,并接来上都治疗。后来文炳病情复发,世祖又让御医每天来给他诊治。小题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久之,贼势日蹙,文炳曰:“穷寇可以计擒。”(3分)(2)每尚食,上食辄辍赐文炳。(3分)(3)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孙膑)(3分)(4)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荆轲)(3分)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2:A小题3:B小题4:B小题5:C小题6:(1)时间一长,叛军情势日渐窘迫,董文炳说:“处于困境的敌人可以用计策擒获。”(2)每次进献食物,皇上食用总是停下来赐给董文炳。(3)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看树干上的字。(4)太子丹上前迎接,倒退着走作为引导,跪下来拂拭坐席。小题1: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并注意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的区别。此处的“恨”不能按今义“怨恨”来理解。应译为“遗憾”。小题2:试题分析:答题时要熟悉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虚词所在位置和句意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A.都是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B.前一个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就”;后一个是副词,可译为“却”“竟”。C.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关系;后一个是连词,表修饰关系。D.前一个是连词,可译为“那么”;后一个是连词,可译为“即使”“如果”。小题3:试题分析:答题时可在句意的基础上,借助一些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来做出判断。根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往往会出现宾语前置”可知,例句属于宾语前置。应是“吏亦不惮之”。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