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docx
上传人:宛菡****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docx

2022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7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课时目标:1、借助图画让学生认识几种动物,并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表示动物名称的汉字。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2、了解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并能口头表达。3、阅读日记片段,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正确修改,懂得表达要简洁,不重复罗嗦。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放弃了休息,来到学校上课,老师首先要谢谢大家,能提前学习新书内容,心情怎么样?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为什么?在动物园你认识了哪些动物?(指名生说感兴趣的动物)和老师一起布置动物园:把知道的动物写在黑板上,画下来也可以。哇!这个动物园可真大,动物可真多,有真实名副其实的动物世界。这样热闹的动物园吸引来了许多游客,这其中就有小芳和她的爸爸,我们也随她们一起进去参观好吗?二、学习第一局部1、小芳在动物园看过了这些动物,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个动物标牌:2、[贴出示水獭标牌,没拼音],贴出水獭图:喏,就是它,认识吗?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叫对水獭名字rarr;[出示拼音]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可是,小芳却叫错了它的名字,难为情的同时还懂得了道理。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第一局部的内容。△叫错水獭名字rarr;[出示拼音,遗憾地指出读错了]你怎么会读赖的,你是怎么想的?小芳犯了和你一样的错误,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第一局部的内容。3、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揭示: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一练习的第一局部起名就叫处处留心。4、[指水獭]现在都认识它了吧?谁来正确地和它打个招呼?(它可是初次来我们班,你的招呼要热情些、亲切些。)齐声招呼三、学习第二局部1、小芳跟着爸爸,有看到了许多的动物,通过看动物标牌认识了他们,[出示六幅图片及标牌,遮掉拼音依次贴出]2、你认识吗?怎么认识的?〔点拨:多种途径学语文,处处有语文,齐读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引导简单谈谈对认识的动物的了解。做小老师教大家认读。剩下的不认识的:这些不认识,没关系,动物标牌一般都注有拼音。[揭开拼音],自由拼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去掉图,只剩字,指名读、做小老师检读不放心的同学。齐读3、认识这些字,就可以和他们打招呼了,自己和喜欢的动物亲切地打个招呼。4、你想进一步了解这些动物朋友了解吗?[出示相关资料,自由阅读]5、还有一些动物朋友,也很想和你们见见面,想认识一下吗?[出示一些这样的动物标牌,如:鼹鼠等]。6、今天随小芳来到了动物园,你有了哪些收获?7、再次揭示:生活处处有语文,齐读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确实,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并不就只在语文书里,学习语文当然就不能只读语文书了。春节时,诵读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是学习语文;翻开电视,欣赏那一句句精彩的广告词是学习语文;走进校园,注意那一个个花木的标牌是学习语文;哼唱歌曲,咀嚼那一句句优美的歌词也是学习语文。走在大街上,你能学到语文吗?走进超市?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学到语文?〔连最不起眼的粉笔盒包装上也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随处可见,让我们珍惜每一次语文学习的时机,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语文,当我们成为了有心的人,就会得到许多知识。四、学习第三局部1、小芳就是一个有心之人,她在动物园处处留心,学习了语文,那些可爱的动物,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还写下了一篇日记。2、[出示片段]这是其中的一段,你读读看,觉得她写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3、交流时引导从优点和缺点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4、[鼠标点击5处这些小象],想想,怎么表达更好?学生改对了,鼠标点击出示正确答案。5、自由读改后片段,谈感受。6、1、把交流的片段写下来。内容总结〔1〕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处处留心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练习1〕课时目标:1、借助图画让学生认识几种动物,并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表示动物名称的汉字〔2〕3、阅读日记片段,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正确修改,懂得表达要简洁,不重复罗嗦〔3〕这个动物园可真大,动物可真多,有真实名副其实的动物世界〔4〕可是,小芳却叫错了它的名字,难为情的同时还懂得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