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doc

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引言红楼一梦,梦萦百年。这部传世名著中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艺术,永远值得后人研究、继承和发扬。曹雪芹所创造出来的异彩纷呈的建筑室内空间不仅是居者的生活场所,更是居者个性的生动反映。继发表《图解红楼建筑意向》(2005年第5期)一文后,笔者进一步根据原著的对室内和陈设的描述展开分析,用图解的形式,力求总结出当时建筑室内布局、陈设、装饰特点,揭示红楼居室文化意象,内涵与神韵,相信对于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也有借鉴价值。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提纲上篇《红楼梦》室内空间艺术怡红院---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潇湘馆---整体化室内设计手法蘅芜苑---极少主义的装饰风格秋爽斋---室内空间个性化体现中篇《红楼梦》室内陈设杂谈厅堂室内陈设的布局原则筵宴陈设折射的饮食习俗释炕和中国古代炕居文化室内保温采暖的巧妙设计上篇《红楼梦》室内空间艺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基本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建筑室内的布局和陈设,多角度展现了红楼人物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下面笔者择其要者加以分析:怡红院---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普遍都是认为是德国的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GermanPavilion,1929)的设计中首开先河。实际上这种使空间似隔非隔,来达到空间流通的设计手法,在中国古而有之。书中对于怡红院室内的描述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详细的描述,即通过书中人物的活动路线来展现怡红院中室内的空间格局。(跨页插图图1怡红院室内空间布局及巡游路线图)通过原著描述,我们可知怡红院正房是五间上房,这种室内布局是很典型的中国传统四合院上房的室内布局。正中一间叫明间,其左右依次叫次间、稍间。明间一般做为客厅,次间、稍间主要是休息和读书场所。在五间正房前又加出三间,称为“抱厦”。怡红院的抱厦中有依据房间格局打就的床榻(木炕),可供人坐卧,这里夜间是值班的嬷嬷睡觉的地方。这样一来,室内空间就扩大了(颐和园的乐寿堂采用的就是这种建筑手法)。各房间之间的分隔,并不是用墙来封死,而是利用雕空玲珑的木板做成各种花罩、槅扇来分隔。在空间上互相贯穿流通,从而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创造出迷幻的空间效果,难怪贾政等“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第二类是零星描述,散落在书中各章节中。书中在后面的一些章节中,陆续提到。如第二十六回“逶迤来至怡红院中……贾芸看时,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连忙进入房内。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文章闪灼,却看不见宝玉在那里。一回头,只见左边立着一架大穿衣镜,从镜后转出两个一般大的十五六岁的丫头来说……又进一道碧纱厨,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上,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以及第三十六回、第三十七回、第五十一回、第五十四回、第五十六回、第六十四回中的一些描写。从中看出抱厦与后面的正房之间就是靠隔架分隔的,上放有一个自鸣钟。穿过隔架,进入到后面的五间正房,中间一间是堂屋,西边两间是“卧室区”,东边两间是“书房区”。西边的隔断是一个木雕的格子架,上面放有金西洋自行船、联珠瓶、缠丝白玛瑙碟子等陈设,中间有一个大穿衣镜做的活动门。穿过此活动门,是西次间,临窗有炕,后檐有床。再向西,次间与稍间之间是靠一碧纱橱隔断的。里面设有一张小小的填漆床(贾宝玉的卧床)。这个稍间临南窗设有一个暖阁,阁内有木炕可供坐卧。此外这一间设有后房门,可通后院。这就是西边两间的布局。而对面东面的两间因为用于读书,所以不像西边那样隔得那么死,基本上靠花罩分隔。在次间与明间的花罩入口处,摆设着一个屏风,挡住人们的视线,稍间是贾宝玉的书房,满屋都是书架,此间也有门可通后院。此门入口处有一油画仕女图。著者的这些安排设计构成了怡红院豪华的室内场景。甚至还利用镜子的光反射作用,虚虚实实,使人产生幻觉,其目的是创造出一个富丽迷幻的生活空间,此处正是大荒山的那块顽石历幻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其所用的手法,也正是后来被人们称道的所谓“流动空间”的设计手法,并且可以说运用得十分成功。潇湘馆---整体化室内空间设计手法:潇湘馆是大观园中这一处幽篁茂盛的处所——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这里“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它也只有“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小小的三间房屋,一明两暗,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房”,宛如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景致。通过书中第十七回的描述可以看出整个潇湘馆的布局是小巧雅致的,很好地烘托出了居者黛玉的个性特征。许多散落在各章节中的描述,现在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第二十七回:“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第三十五回“一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