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讲座(jiǎngzuò)内容一、“岗课对接(duìjiē)”基本内涵(1)高职教育必须以岗位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包括多个初始岗位的就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达到毕业即可就业,上岗即可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2)高职专业课程必须对接(duìjiē)实际工作岗位,课程教学要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要以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和岗位仿真模拟教学。(二)“岗课对接”的基本内容岗课对接,即将实际工作岗位环境转换为教学环境,将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工作规范等转换为教学内容,设计一门或多门课程,在仿真环境下,开展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职业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历经了年姜大元教授“基于(jīyú)工作过程的课程”到戴士弘教授的“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都是立足于如何围绕职业教育怎样进行课程教学进行的研究,到2012年,有专家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岗课对接”1、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岗位工作任务即某一岗位日常要处理的工作事项,岗课对接就是将岗位任务及工作事项转换为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这些工作任务,学习这些工作任务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为将来从事这一岗位工作做好充分(chōngfèn)的知识与技能准备。在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时,可先将该岗位的所有工作事项按照类型进行分类,以类型为标志设计教学项目。2、岗位工作流程的对接岗位工作流程的对接,就是要将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流程或业务办理流程对接转换(zhuǎnhuàn)为课程或教材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单位一线岗位工作人员,从事岗位工作时,可能事先并没有构建工作流程,而是按其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进行操作。我们在对接工作流程时,需将岗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操作习惯按流程管理原理进行理论化,使其转换(zhuǎnhuàn)为可描述的工作流程,再对接到课程内容或教材中去。3、岗位工作技术技能的对接岗位工作技术技能即工作过程中所要运用和掌握的方法与技巧,一项工作任务中所含的这种方法与技巧可能很多,有常用的、基本的、关键性的,也有不常用的、简单的、无关紧要的。我们在对接转换岗位工作技能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及其对应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shíjì)情况而有所选择,要着重于基本技能,要突出关键技能;对那些简单的、非关键性的方法或技巧可通过基础知识来描述,或在操作流程中予以描述。4、岗位工作规范的对接岗位工作规范即行业规范,它涉及(shèjí)到人员管理、业务操作、质量考核等各个方面,如企业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规范就有企业会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会计档案制度等。岗位工作规范是岗位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是从事实际工作中不可缺失的。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岗位工作规范也是岗位对接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接转换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作为基础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工作流程、工作技能一同构成该项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二是将其融入到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中一并阐述。二、“岗位对接(duìjiē)”对高职教改的重要意义确定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之后,会计专业(zhuānyè)的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模式设计、教材与实训资料开发、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运用等一系列与该专业(zhuānyè)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均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作为教材开发、课程或教学内容构建的方式方法之一“岗位对接”,心须以此为依据,针对该专业(zhuānyè)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的具体情詋,设计专业(zhuānyè)课程,系统地开展和完成切合该专业(zhuānyè)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对接。(二)“岗位对接”是实施(shíshī)“理实一体”的前提条件“理实一体”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全国各高职院校及其专业教师在专业与课程建设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理实一体”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岗课一体、学做结合”、“对接岗位、仿真模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做,教、学、做、赛同步”等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其本质就是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教做结合。“学”是学习从事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业务流程和基本技能,“做”是按照(ànzhào)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对来自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事项进行操作或处理,为将来从事这一岗位工作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准备。这种“理实一体”的学与做,均要以“岗位对接”为基础,是对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技能的学习,是对岗位工作事项的操作。如果不进行课程与岗位对接的“岗位对接”,学做均成了无米之饮,无源之水,“理实一体”就无从谈起。(三)“岗位对接”是提高高职毕业生首次就业率的重要保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