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拟(仿全国甲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原卷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模拟(仿全国甲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原卷版).pdf

第三模拟(仿全国甲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原卷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仿2023年全国甲卷)第三模拟(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从助力我国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到各方启动大批务实合作、造福民众的项目,再到构建起全方位、复合型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前景。事实证明,“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也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丝路精神凝结于历史,启迪于当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赓续丝路精神,不断巩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共识和精神基础。促进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明交流史告诉我们: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而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同时,文明又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而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弘扬赓续丝路精神,要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多样性。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交流互鉴中促进各文明共同发展。坚持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互联互通、开放合作之路,还是一条互惠互利、共享共赢之路。弘扬赓续丝路精神,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面开展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体育、民间交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弘扬赓续丝路精神,各国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和平对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回顾历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代中国人赓续着和平合作的优良传统。中国强调珍视和平环境、共创合作良机,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相互信任,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弘扬赓续丝路精神,要坚持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分歧,积极沟通、凝聚共识,携手应对挑战。(摘编自葛莉《弘扬赓续丝路精神》)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丝路精神凝结于历史,启迪于当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及人类和平合作的精神动力。B.文明是平等而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平等而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多样而有交流互鉴的价值。C.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要坚持赓续和平合作的优良传统。D.界进新的动荡变革期,更需积极沟通、凝聚共识,携手应对挑战,赓续丝路精神。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总一分—总”的结构行文,论述了弘扬赓续丝路精神的重要意义及具体遵循的原则。B.文章主要运用引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较枯燥的政论文变得生动且容易理解。C.文章举张骞、郑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要坚持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弘扬赓续丝路精神。D.文章首尾照应,强调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丝路精神的核心,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B.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让我们懂得,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C.各国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零和博弈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