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学生主动学习浅谈马驰(贵州省盘县柏果镇中学)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一个角色的重要转变。我们今天的学生太习惯于老师讲我就听,老师说我就学,老师不去安排、布置我就不去做,老师让怎么着我就怎么着;在老师的眼里,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服从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只要不违反校规校纪、班规班纪等等,就是老师心里的好学生。事实如此,每次评三好学生、评优秀班干部、评优等生等等,评的就是这类学生。而这类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时候就不会学了,就不知道怎么学了,太依赖于老师。对现在学生所面临的这类问题,浅谈几点我的教学经验供大家探讨:一、作为教师必须要喜欢你的学生、关心你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的学习心态,你不喜欢、不关爱你的学生,你的学生会喜欢你吗?既然你的学生不喜欢你,他们会喜欢你上的课吗?既然不喜欢你上的课,你怎么能转变他们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又怎么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呢?做为教师首先要喜欢你的学生、关心你的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课,才会主动的学习。这也就是“爱屋及乌”的原理所致。二、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比如说音乐课,你的琴弹得好,但歌唱不好,学生能学好吗?相反,歌唱得好,琴弹不好,甚至节奏都不稳,试想会是什么结果;假如数学课,连加减乘除也混淆不清,等腰、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都弄不清楚,试想会是什么结果;比如历史课,一个朝代建立的年代、都城、建立者、发生了什么事件、有哪些历史影响等等,这些都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生会喜欢你的课吗?试想又会是什么结果?再如那些拿着教材、教案照本宣科的老师,照读了一遍让学生画画这儿、涂涂那儿,这样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能感兴趣吗?学生要是问了一个问题,就慌忙的在教案教材中找,翻了半天找不着店,这样的老师能架驭课堂吗?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吗?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吗?这就要对教材烂熟于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基本功,才能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奠定良好基础。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激励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要如我省教育家汪广仁所说的那样:“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在一个班集体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好学生充满自信,课堂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习惯在课堂上享有一种优越感;后进生则充满期待,每一堂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他们本能地希望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会迎来改变自己的机会。所以,在我们心里要能容下成绩好的学生,也要容下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容下聪明的学生,也要容下反应不太快的学生;能容下听话的学生,也要容下调皮捣蛋的学生。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中国也有句古话说得更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教师要像大海纳百川那样去容纳每一个学生,你才会去观察特别是比较差或较调皮的学生,才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哪怕是一丁点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上进心特强,只要你对他好,他就喜欢你,也就喜欢你上的课,这时加以引导,改变他们学习的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四、作为教师要把爱给每一个学生我认为今天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物质上的爱,而是精神上的关怀。今天的孩子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如果还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那就是溺爱了。他们缺少精神上的哪些爱呢?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平等的爱。只有得到了精神上的爱,他们的心里才能平衡,才会稳定下来认真的学习,才会从意识上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才会主动的去学习。五、作为教师要给学生留空间和时间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得让全体学生能有所得,这样全体同学才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形成风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我在上《贞观之治》这一课时,首先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这一课的内容非常精彩,我学了好几遍,同学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里面的精彩呢”?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想!”“那同学们来认真的阅读一遍,阅读完后,志愿向一位同学提一个你认为精彩的或你不清楚的问题,让对方回答,对方回答后,大家来分析回答的内容是否完整,这个问题解决后,下一位同学开始提问……”这样,大家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一个落下的,要是你不去学习、思考,你就找不到问题向别的同学提问,同时其他同学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不会回答啊!不会回答得自己惩罚自己,多不好意思啊!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又浓,一堂课就这样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同学们交流、探讨,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都能有所得。最后老师来总结,并引领同学们归纳学习的方法。一堂课下来,同学们都很高兴,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真收获不小。(作者电话: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