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科试卷第页装订线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牡丹江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测试历史必修Ⅱ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商业使人奸诈,农业使人厚朴,重农抑商,即抑奸诈之俗,长厚朴之风。”上述言论的作者可能是A.孔子B.商鞅C.孟子D.韩非子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C.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D.畅销国内外,备受青睐4.自唐至清,长期作为对外贸易港的城市是A.广州B.泉州C.明州D.扬州5.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铁器③纸张④青花瓷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7.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绝对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垄断了世界茶、丝市场的主导权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8.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主要反映了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D.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9.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根本原因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0.从经济原因的角度分析,中国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原因有A.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B.太平天国运动,社会动荡不安C.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自然经济发展D.外国棉纱物美价廉竞争力强11.新中国建立后,粮票、布票、油票的发行说明A.国家力图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B.已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C.给一些投机商钻了空子,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D.是新中国走向富裕的标志12.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13.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B.人民政权和国内反动势力的矛盾C.中国人民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14.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C.发展乡镇企业D.进城打工1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政企分开,简政放权B.实行以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C.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D.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1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17.17世纪上半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A.英国B.西班牙C.荷兰D.葡萄牙18.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有发生的是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B.黑奴贸易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9.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20.1921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哈默之所以能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政策D.计划经济体制21.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