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杨家湾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杨家湾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杨家湾中心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注重抓好“四个必须、四个提升”,即:必须优先教育体系,提升发展水平;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质量水平;必须强化教育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必须细化教育规划,提升投入水平。努力促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更好地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教育服务。二、基本情况分析我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560名,教职工31人,学历达标率100%。各科教师齐全。近3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论文25篇,参加县级评优课多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有3名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6名教师获县级骨干教师称号。分工明确,管理规范,我校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标准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教学评估先进单位”、等称号。顺利完成图书角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已初见成效。三、规划原则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根据教育发展要求,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益。2、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辖区人口变化等要素的预测和分析,计划投资一千二百余万建设高标准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和餐厅。使办学规模达到800学生,18教学班。3、科学管理、效益最优原则:根据县局规划精神,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科学管理追求效益最大最优,提高协调发展程度和优质教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平等、优质教育的需求。四、规划目标1、完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1)领导班子配备到位,逐步提高年轻干部的职数和整体素质,为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目前学校学生数的教学需求及学校规模的逐步扩大,从数量上争取配齐、配足,特别音乐、艺术(美术)、微机,体育等学科老师。教师学历合格,大专以上学历层次达到90%以上,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向更高学历层次进修、函授,4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本科学历。制订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力争在五年内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0名。努力造就一支有一定教科研能力,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骨干及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教师队伍。(3)场地及校舍建设达到或者基本达到规范化学校相关要求。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年内完成;图书阅览室有进一步的充实完善,其他各专用教室及辅助用房要用足用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4)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德育活动基地进行教学。(5)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能较好地达标。2、强化教育管理,提升管理水平(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中小学管理规范”。(2)保持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要树立“我以杨家湾小学为荣,杨家湾小学以我为荣”的主人翁精神;加强学校文化环境育人的特色建设。3、加强课改实验,提升办学水平。(1)加强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改革。(2)提高“课改”实验的条件;认真组织、实施课题的研究和发展。确保县级课题,努力争取市、省级立项或者规划课题(3)及时总结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或者经验,并不断修正完善,课题计划或者方案。(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优化德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1)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提高。①思想认识基本达到《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②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基本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2)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发展。(3)学生劳动技能素质(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劳动技能)达要求。(4)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均衡。100%学生达到《小学生健康体质标准》测试及格等,优秀率不低于30%。学生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5、抓好各项创建(评优),丰富办学内涵。加强平安学校建设工作,使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五、实施措施为确保达成上述办学目标,完成主要工作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重点工作:1、坚持优化质量,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1)注重实施素质教育。确立素质教育观念。确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质量的态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确立学生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对学生的一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执行素质教育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规定课程,上足规定课时,杜绝随意删减课程,增加课时的现象;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