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努力****振宇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docx

分数乘法教案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乘法教案关于分数乘法教案集锦八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分数乘法教案篇1教学重点:1、掌握两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渗透对应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质疑、引新1.指出下面分率句中谁是单位1(课件一)①乙是甲的;②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③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④乙的相当于甲。⑤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倍。2.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①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华储蓄了多少元?②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3.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二、探索、悟理1.出示组编的例题例2小亮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学生审题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②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思考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图画出来。(演示课件)然后请同学说出思路,讲方法,教师同时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2.做一做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张邮票?1)可先让学生一起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请一名中等学生板演。(张)(张)答:小明有40张。③你能列综合算式吗?三、归纳、明理1.在上述两个题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可把解题思路用语言归纳一下。①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②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③列式解答板书为: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2.质疑问难四、训练、深化1.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①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等)②修了全长的③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2.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①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鸡的孵化期是鸭的,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②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小亮跳的是小强的倍,小亮跳了多少下?3.提高题。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法应用题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的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钱?分数乘法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重点难点:1.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理解算理,会用线段图正确地分析题意。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经初步解决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问题,还会做吗?出示练习:20的4/5是多少?6的2/3是多少?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本10页的情境图和信息。谈话: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谈话: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1.解决第一个问题: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谈话: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得出答案,还要把道理说清楚。(1)讨论操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尝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2)小组内说想法。(3)交流展示。指名到展示台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