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第一节“十一五”信息化回顾“十一五”期间,无锡市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三化齐进”,软件和信息外包业、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三业并举”,信息化发展环境理性有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无线无锡”初步建成。全市城域网光纤皮长达到2万5千公里,光纤网络实现了村村通,互联网出口带宽达250Gbps,各运营商城域网网间速率小于50毫秒,国内最高标准的中国(无锡)国际数据中心落成投运。基本完成了“无线无锡”的建设目标,8000个无线接入点覆盖了全市所有重要公共区域,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2010年全市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超过70%,电脑普及率达到83.5%。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取得圆满成果,数字电视用户达到80万户,移动数字电视覆盖我市主城区。信息产品制造业稳步增长,产业集聚态势良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经成为无锡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801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全省15.1%,产值位居全省第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处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2010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13.9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完成销售收入46.6亿元,排名全国第四位,江苏省第一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已形成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规模质量长足发展。依托“530”计划、“千人计划”,结合“人才特区”建设,引进了大量软件中高端技术人才。软件载体从2005年面积不足40万平方米发展到446万平方米,拥有20多个特色化专业软件园区,形成别具一格的“PARK园经济”模式,2010年全市实现销售收入602亿元。国内软件外包十强企业无锡市引进了其中8家。“十一五”期间,经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从57家增加到349家,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数量从275件增长到1154件,通过CMMI-3级以上认证的企业数量从1家增加到89家,开展ISO27001认证的软件企业从无到有,已通过44家。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58.2%,是国内重点软件城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软件产业排名也从2005年的全国第14位上升到全国前十名。物联网产业资源快速汇聚,工程示范效果明显。建设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是无锡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高科技产业城和现代服务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我市制定出台了物联网发展规划和一系列物联网发展政策,建立了物联网研发应用平台与物联网“四园一中心”等专业载体,进一步优化了物联网发展环境。合力打造物联网创新高地,力推物联网应用示范,初步具备了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基础。目前,一批科研机构云集无锡,一批高等院校汇集无锡,一批重点企业聚集无锡,一批示范工程助推无锡,一批高层次人才投身无锡。2010年全市物联网产业链企业259家,实现销售收入365.2亿元,企业数和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感知水利”、“感知环保”等示范工程已经初步显示示范引领作用。企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电子商务逐步开展。我市企业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加,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产品流通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依靠信息化大幅度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典型案例。目前我市企业上网率达到90%,其中大中型企业上网率为100%;近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或网页,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均建立独立的网站;近50%的企业开始了电子商务工作。政务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应用引领成绩斐然。电子政务处融合发展阶段。在全省率先推行“权力网上运行”信息系统后,已有53个市级行政职能部门公开静态行政权力6670项,动态运行各类行政权力130余万件,实现了“行政机关全覆盖、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电子监察全覆盖”,其接入规模、应用系统和信息流量名列省内第一。政务外网覆盖了市县镇村四级,市级近70个单位、9个市(县)区和642个社区(村)接入政务外网。在全省率先建成数字身份认证中心,目前已发放党政机关身份认证单位证书200个,企业身份认证单位证书12万个,党政机关电子公章近500个。政府部门业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无锡政府网站通过整合、优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级评测中屡获殊荣。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在政府管理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