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提倡异地换种或使用脱毒蒜种,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2、种蒜处理(1)选种。选择头大、瓣大、瓣齐且具有本品种特性的蒜头,然后掰瓣,按大小瓣分级播种。(2)药剂浸种。将种蒜蒜瓣用清水浸泡1天,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1~2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立即播种。3、整地施肥(1)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方,氮肥(N)3~5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钾肥(K2O)6~8公斤。可根据当地土壤条件,适当补施硼、锌、硫等中微量元素肥。(2)整地做畦。整平耙细,使土壤松软细碎。做平畦,畦面宽1.8米,畦埂宽20~30厘米,高15厘米。4、播种(1)播种时间。大蒜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适宜的播期为9月25日~10月15日。(2)播种密度。蒜薹蒜头兼用品种,每亩种植3~4万株为宜,即行距15厘米,株距12~15厘米;以采收蒜头为主的品种,每亩种植2~2.5万株为宜,即行距17厘米,株距15厘米。(3)播种方法。按行距开沟,沟深10厘米左右,每亩撒施1.1%苦参碱粉剂3公斤于播种沟内。蒜瓣腹背面连线与行向平行播种,播深6~7厘米。栽完后覆土整平,立即浇透水,沉实土壤。(4)化学除草及覆膜。水渗下后,每亩用33%除草通乳油1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洒畦面,然后覆盖地膜。尽量拉平地膜,贴紧地面,并封严。5、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播种后7天左右,幼芽开始出土。在叶片未展开前,用扫帚等轻轻拍打地膜,蒜芽即可透出地膜。少量幼芽不能顶出地膜,可用小铁钩及时破膜拎苗。出苗后视土壤墒情和出苗整齐度可浇一次小水,以利全苗。杂草应及时清除,以防争夺养分和拱破地膜,可用铁丝钩从地膜下钩断根即可。(2)冬前及越冬期管理。根据墒情,于11月上中旬浇透越冬水。越冬期间注意保护地膜,防止被风吹起。若遇到严寒气候,可在行间铺作物秸秆或牛粪等防冻。(3)返青期管理。返青前后可喷植物抗寒剂,以防倒春寒危害。春分后注意防治蒜蛆、叶枯病等病虫害。(4)蒜薹生长期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温度回升后,结合浇返青水,每亩追施氮肥(N)7.5~10公斤,钾肥(K2O)5公斤。至4月中、下旬,蒜薹形成前再浇水一次,并根据植株长势可每亩施入氮肥(N)2~4公斤。(5)蒜头膨大期管理。蒜薹采收后,浇透水并保持土壤湿润。蒜头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6、病虫害防治(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2)主要病虫害。叶枯病、灰霉病、锈病、蒜蛆、蓟马等。(3)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蒜种;播前晒种2~3天;深耕土壤,清洁田园,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3年;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密度适宜,水肥合理。(4)物理防治。①悬挂蓝板。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每亩悬挂20厘米×30厘米的蓝板30~40块,诱杀蓟马成虫。②糖醋液诱杀。采用1+1十3十0.1的糖十醋+水十90%敌百虫晶体溶液,每亩放置3~4盆诱杀地下害虫的成虫。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5)生物防治。每亩用200国际单位/毫克BT乳剂2~3公斤防治葱蝇幼虫。(6)化学防治。①农药防治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每种药剂整个生长期内限用一次。②叶枯病。可用46.1%氧氯化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③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④锈病。发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⑤蒜蛆。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加水25~30升稀释,拌种200公斤左右,随拌随播。也可用4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⑥蓟马。可用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或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7、收获(1)蒜薹收获。当蒜薹弯钩呈大秤钩形,苞上下应有4~5厘米长呈水平状态(称甩薹);苞明显膨大,颜色由绿转黄,进而变白(称白苞);蒜薹近叶鞘上有4~6厘米变成微黄色(称甩黄)时进行收获。采薹宜在中午进行,以提薹为佳,注意保护蒜叶。(2)蒜头收获。一般采薹后18天左右收获。收获后立即在地里用叶盖住蒜头晾晒3~4天,注意防止淋雨。8、贮藏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