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飞****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灰雀教学设计.docx

灰雀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灰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灰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通过课文2—10自然段中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列宁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改正的心里变化过程。2、能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2—10自然段,体会列宁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设置悬念1、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灰雀》。(出示课题,读)昨天,我们研究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发现白桦树上的'灰雀是那样惹人喜爱,列宁是那么的喜欢它们。每天到公园散步时,能看见灰雀在树枝间活泼跳跃的身影,听到它们婉转动听的歌声,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2、可是有一天,当列宁再一次来到白桦树下时却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呢?列宁和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继续往下读。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1、请自由轻声读读课文2—10自然段,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列宁说的话,在段首用“○”标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小男孩说的话,在段首用“□”标出。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读列宁说的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列宁焦急、担忧、难过、惋惜、喜出望外的心情。体会他对灰雀的喜爱。*他的话是说给谁听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3、(屏幕出示课文4、8、10自然段)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你又会有那些发现?*自己捉了灰雀,所以心虚,说话不能理直气壮,心里很矛盾,想说又不敢说。*从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中受到感染,下定决心改正错误,还灰雀自由。*研究小男孩当时的想法。(朗读体会)4、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走灰雀?他对灰雀的爱与列宁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三、相机小结,练习巩固☆把鸟儿放回大自然,还鸟儿以自由才是对鸟儿的真正的爱,同样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让他们受伤害,也是爱孩子的一种体现。☆完成课作本上第6题。灰雀教学设计2教学理念:循着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理念,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原则,着力于儿童的言语学习出发,创设有情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从单元整体编排上去系统分析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新旧教材对比中明晰老课的新使命,促成统编教材体系下的老课文教学新价值、课时核心新目标的有效落实。教材分析:《灰雀》是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落实“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这一语文素养。文本中列宁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犹如温暖的阳光,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文本在表达上主要通过列宁和男孩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基于这一文本特色引导学生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采用“小侦探”破案这一阅读策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落实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这一人文素养,文中描写时间的词语为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感受故事发展顺序,为“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识字和分角色朗读对话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蜜蜂引路》一文的学习,对列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文本中的小男孩和学生年龄相仿,对于灰雀是否男孩抓走充满好奇,利用“小侦探”破案这一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推理能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宁、胸”等十个生字,理解“婉转、自言自语、肯定”等词,会写“雀”等字。2、分角色朗读对话,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3、学习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的诚实。教学重点: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揣摩人物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和男孩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学习带着问题边默读边联系上下文来揣摩人物心理。教学准备:1、设计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小侦探奖章”若干。(教师)2、预习课文,完成学习单的预习部分。(学生)教学过程:板块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1、教学“雀”:出示雀:一种小小的短尾巴鸟,“隹”指短尾巴鸟。师范写“雀”字,生书写“雀”字。2、揭题:雀一般指麻雀,麻雀欢蹦乱跳就叫“欢呼雀跃”,教室里静得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这叫“鸦雀无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学习汉字多有趣。文中的雀不是麻雀,而是灰雀。(板书:灰)生齐读课题。3、检查预习:(1)出示第一题,生校对,强调“胸脯”的“脯”读第二声,生读词,拍拍胸脯,胸脯跟身体有关,两个字都是月字旁。生齐读第一题。(2)出示第二题,生边读边校对,齐读句子。(3)出示第三题:判断灰雀是不是男孩抓走的。(设计意图:抓“雀字进行字理教学,让学生理解“雀”的同时体会学习汉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