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体多元·“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导学案成语故事本周训练重点:展示互动、倾听认真科目:语文主备人:燕晓霞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预习+展示审核:燕晓霞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我能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3、学习故事《自相矛盾》,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个故事包含的意思。(难点)自主学习,我尝试一、读三个成语故事,完成下列任务。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画出生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1)抄写文中生字新词,并给生字注音。[例:楚(chǔ)国]难读的词语:难写的词语:(2)重点词语我理解。(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3、查资料,了解三个成语的出处及含义。并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写一写。《》: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成语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写一写。《》:二、质疑探究:1、再读故事《自相矛盾》,谈谈对“矛”和“盾”的认识。2、这个楚国人是如何为自己的“矛”和“盾”做广告的?什么是“夸口”?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楚国人“夸口”的地方?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夸口”的感觉吗?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产生什么情况呢?围观者说这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试着读读。4、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5、读了这个故事,你又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温馨提示: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的内容要与故事的中心相符,不可泛泛而谈。)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合作交流,我参与1、小组内交流难读难写的词,并选派同学上黑板板书并讲解。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小组互读课文,检查读书,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听。展示探究,我愿意1、展示时,每组选择一个学习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2、小组成员要全员参与展示。3、精彩之处要学会欣赏,错误之处要能宽容并诚恳纠错。4、及时补充点评,适时与老师同学互动,丰富展示内容。达标检测,我能行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张牙舞爪(zhǎozhuǎ)唬人(hūhǔ)俸禄(lùnù)霎时间(shàchà)戳穿(chuōchōu)腮帮(sāisī)2、比一比,再组词。卖()壁()矛()已()买()碧()予()己()(学习建议:形近字组词,要多注意观察区分不同点,也可查字典解决)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推辞()坚固()滥竽充数()锐利()时间()张口结舌()反思成长,我收获我觉得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最大的优点是(),下节课我会在()方面更努力!主体多元·“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导学案变色龙本周训练重点:展示互动、倾听认真科目:语文主备人:燕晓霞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合作+探究审核:燕晓霞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能背诵《画龙点睛》。2、学习故事《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包含的意思。(难点)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自主学习,我尝试一、读《滥竽充数》,说说齐宣王和齐泯王喜欢吹竽的不同之处,在书中画下来。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1)注意加点词“总是”,出示一组句子,读一读。(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突出“总是”的重要性,用“总是”说一句话。)(2)南郭先生如何表现的?“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怎样的语气?试着读读看。2、“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体会关联词“不要……而要……”的选择关系,并练习造句。练读。3、南郭先生从“混”到“逃”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4、“滥竽充数”有两种比喻意,你能分别用这两种比喻意造句吗?(温馨提示:有的成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二、读《画龙点睛》,比较点睛前后龙的不同形态,划出有关句子。1、品读点睛前后龙变化的句子,体会张僧繇点睛之笔的神奇。指导朗读。2、想像、讨论“游客看到点睛之后的龙腾空飞去,会说什么?”指导朗读。3、尝试背诵故事《画龙点睛》。三、联系生活实际经验,说说成语的含义。合作交流,我参与方法提示:1、小组内先交流自学时的疑难问题,再按题顺序交流学习收获。2、交流方式多样。(读、说、写、演等)3、认真倾听同学意见,大胆表达你的见解,形成统一认识,安排人员展示。4、若小组内仍解决不了,可在其他小组展示时互相学习。展示探究,我愿意方法提示:1、展示时,我会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关键的段落来把内容说清楚;2、别的同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