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章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12.1.1会计核算管理的基本模式2.我国会计核算管理基本模式的历史变革●1949-1985:会计制度规范时期。●●1985-1992:《会计法》(1985)与会计制度结合规范时期。●●●1992-现在:《会计法》、会计准则(1992)与会计制度(2000)结合规范时期。4.我国会计法规体系(1)会计法规的基本含义◆组织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会计法、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制度的总和;◆会计行为的标准。(2)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内容2000年12月,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我国正式确立了以《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组成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我国最高层次的会计法律。2)会计准则—依据《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工作规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财政部陆续颁发的一些具体会计准则。3)会计制度—对会计准则的细化,是会计核算的具体标准。包括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12.2会计工作组织2.会计工作组织的要求◆统一性要求◆适应性要求◆效益性要求◆内部控制要求3.会计机构(1)基本含义●会计主体中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2)设置会计机构的必要性◆落实《会计法》规定的需要;◆履行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的需要。(3)会计机构的设置一般来说,企业应在公司一级设置会计科(或财会科),按业务核算工作内容分设核算组,并建立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4.会计人员(1)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2)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处理办法◆参与计划、预算的制定与考核◆办理其他会计事项。(3)会计人员的主要权限▲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计划、预算,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订定额、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参加有关会议;▲有权对本单位各部门进行会计监督。12.3企业会计管理工作2)非集中核算◆会计部门只对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核算。包括部分明细账和总分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2)设计企业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考虑本单位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等因素。▲在保证核算质量前提下,力求简化手续。▲考虑会计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相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有关指标应口径一致。2.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1)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的含义●根据会计核算需要,将会计部门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岗位;●明确每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2)企业会计工作岗位及其职责12.4会计电算化2.会计电算化的意义(1)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2)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3)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形式●单项会计业务核算形式●多项会计业务核算形式●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形式●多功能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形式●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形式(2)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形式(3)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与手工会计核算系统的重要区别4.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前景(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1)会计电算化的总体要求◆配备专职人员,严格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具有较强的标准化处理功能。◆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积极创造条件。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1983年●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8年●有计划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会计管理部门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保证。■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的长足进步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必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会计核算电算化将向会计管理电算化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