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语文课堂流淌着诗意——听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有感靖边一小詹敬梓第一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是通过电脑聆听的。虽说不能亲临,但他浑厚磁性的声音,引领着学生走进了诗意的语文天地已让我深深震撼了。我震撼于王崧舟老师语文课堂的大气与从容,课堂调控的轻松与自如,教学语言的典雅与丰厚,更震撼于王崧舟老师教学设计的智慧与独到。他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支撑起语文教学的灵性。我不仅感动于王老师语文课堂散发的诗意,感动于作者优美的语言,更感受到课堂背后的王老师那双睿智的眼睛……让诗意在课堂上尽情流淌,让每一个孩子诗意地栖居在课堂,这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诗性的洗礼。《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七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他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到了,鸟儿要到南方去了,他答应树第二年春天还要回来给她唱歌。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找他的朋友的时候,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他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先说底蕴,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语言丰富,极具感染力,学生能通过他诗一般语言的渲染迅速进入情境并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鸟儿和树的约定”,王老师说:“请记住这个约定,这是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千万颗树遇见你,千万只鸟遇见你,这就是一种缘分”“鸟儿从前唱給树的歌是愉悦的,来年唱的歌是思念的歌,凄美的歌,永恒的歌”------王老师用优美的、诗性的语言把孩子们带进了这个有快乐亦有悲伤的童话里,引导孩子们用心体会到了树和小鸟的深厚情谊,被这份情谊感动。王老师诗一般的语言靠积淀,靠学习,靠坚持,靠积累,如果王老师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不会有课堂上如此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在欣赏名师经典课堂的同时,也看到了名师在不断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这是坚持与一份特有的教育情怀练就的。说到设计,我想一堂课的设计能充分体现一位老师的教育智慧和他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我始终觉得一堂好课的设计必须靠理念作支撑,理念来自于对课程标准的正确解读,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他创设了三次“想象说话”为学生提供语用的平台,不断提高语用的质量,运用前有要求,运用后有评价,如:让学生“想象鸟儿对火柴的话”,先要求学生“眼大眼睛读,轻轻地读,心里想象此刻鸟儿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说”,学生想象说话后他是这样评价小结的:“这是哀伤的话,这是思念的话,这是真诚的话-----作者是通过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出来的,我分明再一次感受到了鸟儿对树的深厚之情。作者什么都没写,这样的语言叫浅近,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王老师对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巧妙运用,无疑是他课堂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再说朗读与感悟,让学生美美的读,感悟鸟儿与树天天相处产生深厚的感情,然后怀着深厚的感情再读,感悟鸟与树不能实现的约定,是如此令人感动揪心,朗读方式包括指名读,范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而且每一次的读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都是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后一种情感的宣泄,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动情朗读的情景,看到老师在课堂上动情朗读的情景,不得不让人觉得这样的课真正达到了“人课和一”的境界。王老师这堂课始终贯彻了一条主线: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他创设了语言环境,增加了语言容量,学习提升了语用的质量。第二是这堂课坚持了三个融合:把学习语言运用和理解内容融合在一起;把学习语言运用和情感的陶冶融合在一起;把学习语言运用和诗性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王崧舟老师说课时说:“童话的思考应该是诗情地阅读,诗性地思考,这篇童话,有人理解为”环保“有人理解为“诚信”,有人理解为“友情”,这份超越一般的友情,经受了死亡的考验,如何直面鸟儿对树的感情,这份永恒的,海枯石烂的感情也可以理解为爱情,查阅原著的人称代词是“他和她”这也是作者创作是有意留下的痕迹。所以说这是去年的树,今年的树,也是来年的树;这是前世的树,今生的树,也是来世的树。”那棵去年的树,那只给树唱歌的小鸟,在王崧舟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描述下,诗性的思考下,让我懂得了摈弃浮躁、学习用诗性思考来陶冶感情。王崧舟老师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