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多篇[概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教学过程: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小组二:12x4x6=288小组三:12x3x8=288小组四:12x20+12x4=288小组五:用竖式计算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6、总结出方法7、研究笔算方法8、巩固法则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三、教学结束:布置学生课后编5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设计:1.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2.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感受,某个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平均数才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在最后的环节,安排了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一、复习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拓展与应用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四、小结:五、作业练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教案篇三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遵循规律,给学生充分感知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搭配衣服这个环节,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学具,发现不同的搭配方法,接着让学生在摆的基础上在练习本上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上装和下装,用连线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创新搭配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发展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具体事物的能力的体现。2.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全心投入。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过生日”的情境,把探究新知与巩固练习都贯穿在这一情境中,一气呵成,使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上装和下装的小卡片圆形小卡片正方形小卡片教学过程⊙激趣引入,展开教学师:同学们,今天是聪聪的生日,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快乐》歌来祝福他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唱歌)师:(课件出示一个女孩子和她的衣柜)茵茵想穿着漂亮的衣服去参加生日聚会,可是她却不知道怎样搭配,你们能帮帮她吗?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动画配上耳熟能详的歌曲,这样的开场会让同学们在兴奋与快乐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课件出示教材102页例2中的上装和下装图。师:你们觉得茵茵怎样搭配最漂亮?为什么?(课件出示学生所说的各种搭配图)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小卡片摆一摆,并记录下你们的几种搭配方法。(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搭配成果汇报一下?(学生汇报)师:同学们做得真好,除了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