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寺导游词.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塔下寺导游词.doc

塔下寺导游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6塔下寺导游词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蓝山八景”之冠──塔下寺参观游览。塔下寺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重建于明朝万历八年,距今也有428年。可谓历史悠久。塔下寺先有寺,后有塔。在没有建塔以前叫迴龙山寺也叫净住寺,建塔以后因寺在塔下,故习称塔下寺。寺内原有传芳塔、大雄宝殿、观音阁等15处古建筑,历经数代百年,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传芳塔、大雄宝殿、观音阁、观澜亭、山门、戒堂等数处。1996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观赏寺中有塔,塔下有寺,寺塔合一的独特景观。革命烈士纪念亭在我右手边的是一座革命烈士纪念亭,这里长眠着为解放蓝山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一九四九年十月,衡宝战役告捷,国民党湘南纵队保安一师,交警总局等一万三千余人逃窜到蓝山,企图负隅顽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406、407、408三个团在零陵军分区486团和连江支队的配合下,从祁阳出发,直指临武、蓝山、嘉禾。12月5日,师长曾雍雅率407团解放蓝山县城,同时,其他部队与敌人在太坪、洪观、毛俊、浆洞、正市等地激战数十场,解放蓝山的战斗于12月15日全部结束。共歼敌军1.1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7000余件。在战斗中,有39位解放军战士不幸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蓝山县人民政府于1984年修建烈士纪念亭。亭中大理石正面刻下“为蓝山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现在,烈士亭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戒堂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西厢房,西厢房以前称戒堂,戒堂是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弟子和佛教信士的受戒场所。塔下寺曾经是省内少数具有授戒资格的寺庙之一,永州市仅此一处。凡出家弟子均由寺院主持或方丈进行脱俗斋戒,先洗浴剃度清身,然后面壁超度清心,清除一切私心杂念,一心向佛,皈依佛祖,并严立戒条,一戒杀生、二戒淫欲、三戒荤腥、四戒烟酒等,出家弟子,最低限要在这里受戒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由主持摩顶烫记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家弟子。对佛教信士或居士要求则宽松一些,可以到戒堂摩顶受戒,初一、十五吃花斋,也可以在家里吃花斋。大雄宝殿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庙的主殿,相当于人间皇帝临朝的金銮宝殿,是安置佛祖释迦牟尼,也就是如来佛神像的殿堂。塔下寺大雄宝殿始建于唐代,宋太祖三年重建,明万历八年和清乾隆年间都做过大修。原来殿中塑有高一丈二的金身如来大佛,左立阿兰,右立迦叶,两侧下层为十八罗汉,上层是二十四位诸天,后面斜塑立体普陀山,十八罗汉和二十四位诸天都是释迦牟尼的佛门弟子。大雄宝殿是和尚们每天盘坐念经,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前面,两边厢廊都站立着杖刀持矛、身高丈余的威猛二将,以示威严。现在的佛像是按照文物修缮“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于一九九一年重塑的,由于经费紧缺,只恢复部分佛像供游客供奉观赏。传芳塔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塔下寺的核心景点──传芳塔。塔高40.8米,底层周长28米,七级八角。内旋式砖梯186级,全部为砖石结构,传芳塔历经千年,外墙青砖一直没有大的腐朽剥蚀,可见,当时劳动人民对建筑材料的烧制和建筑工艺的研究,已经颇具水平,传芳塔内七层都供有佛像,第一层为寿佛,顶层是观音大士,中间有真武大帝、文曲星等,内壁有明代水墨画,但未全部剥开见世,已剥开的损毁严重,只能观看加联想。蓝山的传芳塔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大概由于地质的原因,连修几次,到第三层时总是向一边倾斜,因此,到明代万历八年,又拆下重建。重建后,仍然向东北方倾斜,现在的倾斜度已达到1.18米,堪称湖南的比萨斜塔。塔虽斜,但不减其峻塔凌霄的雄姿,而且经过地质专家的考证,游客登塔观光是非常安全的。各位如有雅兴,可以拾级登塔,层层观赏,若能登上顶层,蓝山县城全景可以一目了然,新城新貌全收眼底,是观赏县城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山门山门是塔下寺过去的正门。现在山门正面所书“三蓝一景”四个字,是对塔下寺景观的赞词,蓝山旧有八景,即峻塔凌霄、富阳平畴、东江夕照、皇英故祠、舜水环带、古城烟树、嶷山远眺、夔龙古庙,而塔下寺可称为八景之冠。“三蓝”即蓝山的代称,其来历共有两种说法:一是蓝山县衙三迁,即由土市迁古城再迁现址,故称“三蓝”;另一说是秦汉时期蓝山县境内建有三座军事城池,是当时对两广用兵的主要据点,马王堆出土的古地图中有明确标示。山门两侧书对联“城树村烟开画苑,山云水月护禅关”。山门背面,横批“园袛胜境”,对联是“举足升陛便抵乘灵飞锡杖,回头是岸未妨送客过溪桥”,是在此时此地此景有感而发的写实对联。上阶即神殿,回头即河岸,迎来送往十分贴切。观音阁大家请看这座阁楼,这阁楼是供奉观音的观音阁。观音是中国民间最信奉的神祗之一。观音生于二月十九日,原为女身修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