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考点汇编(根据10-11年多校考题合编)说明:【华东10-1/2/3】: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333教育综合(专硕)第1大题名词解释/第2大题简答题/第3大题论述题考点【全国】:教育学硕士(学硕)311全国统考试题大题考点【2006-1/2/3】:教育学硕士统考前(06年前)华东师大自命题的教育学试题大题考点(笔者是考华东师大的)PS:除了其他学校333考题有重要参考价值外自己学校311统考前自命题的考题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陕师11-1、中山10-1】(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西南10-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宁波10-2】教育学的意义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浙师10-2】(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华南11-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未完成性、能动性)【华中10-3、天津10-2】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浙师10-2、中山10-2、青岛10-2、东北10-2、东北11】(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陕师11-2】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生理前提、制约、差异性、可塑性)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外部条件、给定性选择性、内在动力、影响)(【聊城10-1、北师11-2】环境决定论)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认识、能力、陶冶、实践)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聊城10-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曲阜10-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青岛10-2】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华南11-3】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3、教育的社会功能【华中10-2、陕师11-3】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五、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华师10-1、2004-1、华中10-1、安徽10-1、天津10-1、中山10-1、宁波10-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首师11-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浙师10-1】、社本论【华东11-1】)(三)我国的教育目的【西南10-2、东北11、华南11-2】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东北10-2】;培养独立个性。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聊城10-2】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东北10-1】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六、教育制度【华中10-1、安徽10-1、宁波10-1、清高10-1】学校教育(一)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浙师10-2】(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类型【2003-1、2000-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3【华师10-1】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七、【天津10-1、陕师11-1】课程(一)课程概述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2001-2】(学科课程【浙师】、活动课程【华东11-2】)(一元化、多元化)(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线式与螺旋式【华东10-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三)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八、教学(上)(一)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西南10-3、东北11】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青岛10-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聊城10-3、天津10-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