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声光热综合测试题.doc
上传人:志信****pp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物理声光热综合测试题.doc

九年级物理声光热综合测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物理声光热综合测试题姓名一、选择题(45分)1、表演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C.手能使鼓面停止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2、小秦改变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改变了钢尺振动的()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吉他发出的声音来自弦的振动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4、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5、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6、月食是光的()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光的色散现象7、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8、3.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形的小孔上,在地面形成光斑的形状是()A.“△”形B.“△”形C.“○”形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10、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距离焦点2.5cm,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像离2倍交聚点的距离是()A.5cmB.10cmC.15cmD.4cm11、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A.夏天,湿衣服变B.春天,冰雪消融C.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D.用久了的灯丝变细12、需要吸热的物体变化是()A、熔化升华汽化B、熔化凝固液化C、凝固汽化凝华D、凝固液化凝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15、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填空题(17分)1、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了个工作循环。如果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500g汽油,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J。(q汽油=4.6×107J/kg)2、天然气热水器将40kg的水由22℃加热到42℃,水的内能增加了J,水内能的增加是通方式实现的。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84%被水吸收,需要消耗kg的天然气。[已知q天然气=4×107J/kg]3、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能。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5、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选填“大”或“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6、某记者使用的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如果他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人民大会堂精彩的画面,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时,镜头焦距调得较大。7、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K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