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新型玻璃》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新型玻璃》教案(精选12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新型玻璃》教案篇1一、揭示课题。1、课件展示:玻璃制作的工艺品。2、你们看,玻璃制品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科学家还发明了很多新型玻璃,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型玻璃》。二、初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三、学习课文。A、学习第一段。1、出示学习要求:1、读一读:把这段话读正确、流利。2、圈一圈:介绍哪一种新型玻璃。3、划一划:这种玻璃有什么特点和用处。4、写一写:概括出玻璃的特点和用处。2、学生按要求学习。3、交流反馈。出示表格,填入表格第一行。4、小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B、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另四种新型玻璃。1、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学习。2、小组交流学习结果。一边交流一边填入表格。四、复述课文。现在,我是新建成的钱江大厦的总经理,在大厦装修的时候需要一大批玻璃。如果你是新型玻璃中的一种,你会怎样向我推销你自己?学生自由准备。要求:说清楚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和用处。指名学生复述,评议。五、展开想象。你们还想设计什么◆[2003-12-6]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新型玻璃》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利用拼音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理解“藕断丝连”等好词;能用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2、能力目标:学习方式能从与书本文本沟通过渡到与信息网络文本沟通,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并利用科学积极发明创新的思想品质。【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这是一篇科普小品,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吃音玻璃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文共6个自然段,1~5自然段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出了5种新型玻璃,并介绍了他们的特点和作用。第6自然段讲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文章的重点是通过学习了解文中给我们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清楚,自信地向大家介绍其中一种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因此学习时的难点可能在于怎样带领学生以科普的角度和视野去阅读它,能从中体会到对科学的热爱的精神,并有热切想理解其他更多科技成果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能从相对理性的科普内容中迸发出求真的激情。【教学对象分析】根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都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考,练习,质疑,达到获知,探索问题的目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思考,质疑,运用多媒体引导创新。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2、操作过程:设置悬念,创设氛围──网络阅读,把握特点──小组协作,网上探讨──动画演示,突破难关──设置情境,网上展销──举一反三,创新发明──以点带面,网上博览。采用这种多种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上的学生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主动探索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媒体设计】教学中多以powerpoint和“教学局域网”为交互主线,其中的视频效果是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的能手,并用网络技术以多种动画,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能在网上轻松愉快地阅读理解,突破重难点,联系巩固。另外,我们设置的“教学局域网”上,精心设置学生的拓展练习,查阅资料的空间,基于小学生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无关因素,让学生能在干扰最少的学习环境下畅游。【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设置悬念,创设氛围1、同学们听,这么急促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到底怎么会事?让我们一起寻声探个究竟吧!2、原来是从博物馆里发出的报警声,难道那里失窃了吗?请大家读课文第一节了解一下情况,我们的电脑上也有相同课文,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点击它。(学生在阅读后恍然大悟,并能说出所以然来。)3、从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