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8章污泥(wūní)处理本次课的内容(nèiróng):(1)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2)污泥浓缩本次课的重点难点:(1)污泥含水率变化对容积的影响(2)污泥浓缩方法第一节污泥的分类、性质及排除一、概述(ɡàishù)1.污泥产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以含水率为97%计)。(量)2.污泥中物质(1)有害有毒物质: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2)有用物质:植物营养原素(氮、磷、钾)、有机物及水分等。3.污泥(wūní)处理的目的:(1)使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确保污水处理效果;(2)使有害有毒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3)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得到稳定处理;(4)使有用物质能够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总之,污泥(wūní)处理的目的是使污泥(wūní)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4.污泥(wūní)处理费用占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的20%~50%,甚至70%。5.污泥处理(chǔlǐ)方案(1)生污泥一浓缩一消化一自然干化一最终处置(2)生污泥一浓缩一自然干化一堆肥一最终处置(3)生污泥一浓缩一消化一机械脱水一最终处置(4)生污泥一浓缩一机械脱水一干燥焚烧一最终处置(5)生污泥一湿污泥池一最终处置(6)生污泥一浓缩一消化一最终处置上述生污泥指未经消化处理(chǔlǐ)的污泥,详见后述。污泥(wūní)最终处置方法包括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森林、草地或沙漠改良;填地或投海;作为能源或建材;焚烧等。污泥(wūní)处理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污泥(wūní)的性质与数量;投资情况与运行管理费用;环境保护要求及有关法律与法规;城市农业发展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等情况,综合考虑后选定。二、污泥的分类、性质(xìngzhì)及性质(xìngzhì)指标(2)按来源不同分①初次沉淀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②剩余活性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③腐殖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以上3种污泥可统称为生污泥或新鲜污泥,这是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④消化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称为消化污泥或熟污泥。⑤化学污泥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chǎnshēng)的沉淀物称为化学污泥或化学沉渣。2.污泥的性质(xìngzhì)指标用于表示污泥性质(xìngzhì)的主要指标有: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很高,比重接近(jiējìn)于1。污泥的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式中p1,V1,Wl,Cl: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变为p2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例题:污泥(wūní)含水率从97.5%降低到95%时,求污泥(wūní)体积解由(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biǎoshì)无机物含量。(3)可消化程度表示(biǎoshì)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式中Vd——消化污泥(wūní)量,m3/d;pd——消化污泥(wūní)含水率,%,取周平均值Vl——生污泥(wūní)量,m3/d,取周平均值;p1——生污泥(wūní)含水率,%,取周平均值;pV1——生污泥(wūní)有机物含量,%;R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相对密度与干污泥相对密度湿污泥重量等于(děngyú)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děngyú)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由于水的相对密度为1,所以湿污泥的相对密度可用下式计算:式中:湿污泥相对密度;p:湿污泥含水率,%;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píngjūn)相对密度,即干污泥相对密度干固体中,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所占百分比及其相对密度分别用pv,v表示,无机物(即灰分)的相对密度用rf表示,则干污泥平均(píngjūn)相对密度rs可用下式计算:有机物相对密度一般等于1,无机物相对密度约为2.5~2.65,以2.5计,则上式可简化故湿污泥相对密度为确定湿污泥相对密度和干污泥相对密度,对于浓缩(nónɡsuō)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例2已知初次沉淀池污泥的含水率为95%,有机物含量为65%。求干污泥相对密度(mìdù)和湿污泥相对密度(mìdù)。解:干污泥相对密度(mìdù)用下式计算湿污泥相对密度(mìdù)用下式计算(5)污泥肥分污泥中含有(hányǒu)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氮、磷、钾)、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下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