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市规划建设研究.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5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无线城市规划建设研究.pdf

无线城市规划建设研究.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信产业研究面向市场面向未来2009年10月20日第2期总期第2期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本期主题:无线城市规划建设研究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CIDConsulting.com.,LTD.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刊首语』2002年费城的无线城市计划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无线城市建设的热潮。费城项目的停滞不前与全球范围内多个城市的前赴后继,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从最初的技术之争、到无线城市运营模式探索,无线城市这一新兴事物发展过程中内涵得到不断升华。然而,中国究竟应该走何种路线的无线城市?本文首先描述了全球无线城市发展现状,并简要介绍了WiFi+Mesh首次应用的“无线费城”、WiMAX首次应用的“无线台北”(WiFly)、政府资助下的“无线@新加坡”、以及驻地网运营商建设的“奥运无线城市”等典型无线城市案例。随后对无线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技术之争、运营模式探索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技术的因地制宜以及政企合作的运营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围绕“厦门模式”的无线城市创新,本文提出中国3G网络建设与无线城市发展有很好的契合点,双方合作具备很好的基础,并明确了前景良好的几类应用。最后,基于对无线城市的深入思考,本文提出了中国发展无线城市的几点建议。赛迪顾问认为:在中国,运营商3G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与政府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需求有很好的契合点。运营商作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建设无线城市具备天然优势,而将无线城市与3G业务发展结合起来,以本地化、特色化应用为抓手,将稳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并发掘、培育出产业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政府与运营商的双赢。需要注意的几点是,无线城市应依托于开放式平台提供普遍服务,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产业的支持,带动本地产业发展。新技术应用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特别是传感网应用环境已初步具备,无线城市正是其中的良好载体。2009年10月20日2www.ccidconsulting.comwww.cciddata.com无线城市发展历程目录本期主题:无线城市规划建设研究...............................................................................................4第一章无线城市发展历程.............................................................................................................41.1无线城市发展现状...........................................................................................................41.2无线城市案例...................................................................................................................51.2.1费城:WiFi+Mesh首次应用的“无线费城”....................................................51.2.2中国台北:WiMAX首次应用的“无线台北”(WiFly)..................................61.2.3新加坡:政府资助下的“无线@新加坡”.........................................................61.2.4北京:驻地网运营商建设的“奥运无线城市”...............................................7第二章从技术之争到运营模式.....................................................................................................72.1无线城市技术选型...........................................................................................................82.1.1主要技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