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化,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了高校重要的学习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教师和研究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资源。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更加便利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学科化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各种学科领域的资源共享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研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现状和存在问题,了解各学科领域用户需求和服务需求。2.学科领域分析和学科知识管理,将各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并采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对学科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和分享。3.构建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将学科领域的资源进行集成构建,建立学科化信息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4.用户评价和使用行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使用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用户对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的评价和使用情况,为后续服务改进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统计分析等。三、研究意义和可能成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创新模式,提高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水平,优化学科化服务模式,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使用体验。可能的成果包括:1.构建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实现对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集成和管理。2.建立学科化信息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3.了解用户对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的评价和使用情况,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4.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四、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1-2周):文献综述和问题定位第二阶段(2-4周):调研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阶段(4-6周):学科领域分析和知识管理第四阶段(6-8周):构建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第五阶段(8-10周):用户评价和使用行为研究第六阶段(10-12周):论文撰写和总结五、参考文献1.崔君明.基于学科领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7.2.贾尉.全球库建设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模式优化[D].清华大学,2012.3.赵一帆.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服务模式及其适应性研究[J].学术图书馆通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