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经济常识默写前言、第一课答案整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轮复习经济常识默写前言、第一课答案整理.doc

第一轮复习经济常识默写前言、第一课答案整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常识复习资料前言经济生活与经济意识一、重点知识:1、经济活动四个环节的关系2、科学发展观◆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A)1、经济生活包括哪四个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其中生产环节决定了后面三个环节。◆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B)1、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是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国的建设事业就会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2)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怎么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措施)【▲】(1)立足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现实条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迅速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2)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B)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2、什么是以人为本?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原因:一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3、什么是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什么是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青年走向社会需要有经济意识(B)学习运用经济知识,具有经济眼光,学会算经济账,懂得经济法规。三、联系实际,整理相关内容:1、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如何理解这句话?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是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国的建设事业就会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2)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一、重点知识:1、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新型工业化道路4、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二、基础知识分层目标◆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1、一国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是社会生产。2、什么是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有哪些?【※】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3、什么是生产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主要内容是什么?相互关系如何?【※】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个社会集团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4、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形成后,它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而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它就需要作变革或调整了。◆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B)1、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1)实体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土地(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2)联结性要素:经营管理(3)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2、劳动要素的重要性【★】劳动者的劳动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性要素,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3、资本要素的三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