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看东北年俗文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看东北年俗文化.doc

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看东北年俗文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看东北年俗文化摘要:近年来,随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的热播,观众通过荧屏更加深入的了解东北的民俗文化。年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岁时习俗不可避免的要通过电视剧这个媒介展现东北的风土人情。关键词: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年俗在民俗学范畴中,年俗是中国最为古老传统的岁时习俗(传统节日和习俗)。“岁时习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1]东北这里的新年序曲就从腊月二十三这天响起。农历(民间称之为阴历)十二月为“腊月”,主要是与远古时期的“腊祭”有关,这是岁终最隆重的祭祀活动。“腊”,是一种古代的祭祀仪式。腊月二十三,是东北民间“腊祭”的日子,民间把它称之为“小年”。祭灶,是一项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民间习俗。旧时,几乎每家灶间都有“灶王爷”的神位。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都要送灶王爷升天,他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中的善恶,让玉皇大帝奖善惩恶。这样做,是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那里不讲坏话,为这家人美言几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第十三集的旁白作了充分阐释:“过了腊月二十三,就闻着年味了”。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对东北年俗做了充分展示。第十三集中,旁白提到:“最盼年的还是孩子们。”接着,镜头转向了插树岭村的孩子们,他们欢天喜地地唱起了东北过年的童谣:“小孩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过小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烀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走油;三十儿,磕头。”镜头再一转,来到了晚上,蔫子一边兴致颇高地唱起了黄梅戏《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一边把四个大红灯笼串起来,挂到了灯笼杆上。旁边,蔫子的“老姑娘”月芽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地唱着:“腊月二十三,立上灯笼杆;和面包饺子,灶王爷上天。”过年的气氛从“小年”这天开始就越发的浓郁了!家家户户都忙着为过好这个年置办各种嚼谷和年货。“小年”就开始准备蒸馒头、蒸豆包、包饺子……还有过年必不可少的鸡、鱼、肉、蛋。《插树岭》第十四集展示了东北农民迎新年忙碌却愉悦的画面。户外白雪皑皑,各家院子中的灯笼杆上和院门门框上都挂着大红灯笼、挂笺(qian)、春联、各家门上倒贴的大“福”字(意指福来到)、餐桌上的鸡鸭鱼肉、燃着旺火的铁盆子……一幅幅为过年而忙碌的场景都体现了关东民间年俗文化的独特风格。剧中人物的活动也展示了东北的年俗文化。东北过年为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贴春联。大年三十这天,《插树岭》的蔫子带着一双儿女,在自家院门旁准备贴春联时唱起了二人转经典小帽《小拜年》,“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天”,一边爬上木梯往木门框上贴春联,一边读着手写的大红春联,梯子下站着一双儿女——成子和月芽。一家人有下面这样一段对话:“老姑娘”月芽双手托着春联问蔫子:“爹,这纸(春联)上写的是啥呀?”蔫子提高了嗓门:“写的呀,这是‘门迎九州三疆福’。”月芽疑惑的问:“爹,那‘福’是啥呀?”蔫子:“‘福’是啥?‘福’就是大伙儿都过好日子。”月芽高兴的跳了起来:“哦!能过好日子了!爹,那过好日子是不是家家都看大彩电?”蔫子:“对对对,都看彩电。”月芽:“天天都能穿新衣服了?”蔫子:“穿新衣服。”成子不耐烦地对月芽:“你咋问这么多呢?”月芽白了哥哥一眼:“我问问不行啊?”月芽:“爹,那是不我们就能上学了?”蔫子:“对,都能上学了?”成子、约芽欢快地跳着笑着:“哦,上学了!上学了!可以上学了!可以上学了!”这时,媳妇喜鹊扎着围裙急匆匆地来到院门口问:“蔫子,那糨子(浆糊)冻不冻啊?能黏住啊?”喜鹊一把抢过月芽手中另外半副春联:“我看看!有没有那抬头见喜啥的?”蔫子有些无奈:“人家这都新词儿。”喜鹊有些许失望:“哦。那金鸡满架也没有啊?没买啊?”从蔫子一家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东北地区的村民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能感受到,东北有些偏远地区还很贫困,彩电、新衣服、上学这样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儿,在不富裕的乡村孩子们心中都是奢侈的愿望。喜鹊在意春联上的词语,可以看出农村妇女是极其淳朴的,她们的新年愿望也是极其简单的。大年三十儿的晚上,鞭炮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夜色中,插树岭村有成年的男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高声喊着:“过大年嘞!放大灯嘞!行大运嘞!奔小康嘞!”这声音由远及近。定睛一看,原来是村里安排的四个成年男子正挨家挨户送灯。两个人负责抬一个四条腿的方桌儿,桌子上放着谷糠拌煤油的大锅,大锅内燃着火焰。一人敲锣,一人提着油灯给同伴们照亮前路。各家各户都会提前在院门边放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