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时的领导能力.docx
上传人:红色****bc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3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服侍时的领导能力.docx

服侍时的领导能力.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命成長課程事工300系列332【處理衝突與面對壓力】單元一有效的服事對很多的基督徒而言,今日的現實狀況可能要求我們在領導哲學上做一種本質上的改變,西方社會持續地在衰敗,基督徒的傷害也一直在增加——情緒上、靈性上,以及人際關係上,因此,個人的議題也愈來愈影響人們在人生的困境中求生存的能力,許多存活下來的人需要不斷地接受幫助以便能活出生命的色彩,使做事有果效。教會不能單單仰賴專業的照顧。基督徒的領袖必須擔任一種能夠成長的角色,服事那些在個人、人際、工作困難中掙扎的人。神的話語很清楚地談到兩個和有效地服事他人相關的論點:1)領導人物要發展的特質,2)領導人物要用來與他人連結的方法。一、做有果效的領導人物所需的特質神在每位基督徒裏建造了這裏所要討論的——發展這些特質的潛能,「……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很幸運地。我們在神使用我們去幫助別人之前不用達到這樣完美的地步,假如我們能辨識出在自己生命中的需要,並且能在這些方面積極地成長,就能幫助別人追求成長,這裏所強調的更多是變成像祂,而不是現在就像祂。變成像耶穌的過程是主動而非被動的,由於祂為了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要自動地用祂要我們發展的這些特質「穿戴自己」,例如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西三12)我們被教導要穿上新人(弗四24)這些命令顯示我們要主動去發展這些特質。基督徒的領袖必須擔任一種能夠成長的角色服事那些在個人、人際、工作困難中掙扎的人。這裏有一些特質對那些要服事他人的基督徒領袖是要緊的,可能這些被列舉出來的特質會激發你更進一步地研讀這方面的經文,這些特質是你已經熟悉的,在新的亮光中思想。並且看看對現代的領袖而言,每種特質重要的程度如何。1.愛:Agape這個字是由許多截然不同的特質所構成的,歌羅西書十三章4~7節強調愛的七個正面的意義和八個不是愛的描述,有些正面的意義會在下面分別討論到,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愛的反面:嫉妒、自誇、驕傲、自我中心、粗魯、易怒以及怨恨,這些特性顯然阻礙了我們助人的果效。西三14說愛心比起其他在這段經文提到的德行更為重要,沒有它,其他特性將毫無價值。1)耐心:忍受軟弱和失敗,不會變得失去耐性.當他人無法照著我們的期待去行時,慢慢地生氣或放棄。2)恩慈:對他人的需要敏感且富有同情心,願意在別人有需要時幫忙、對別人的益處表現主動興趣。3)為真理歡喜快樂:領受真實和對的事所帶來的愉悅,很高興傳講和聆聽真理,即使那個真理可能很難去面對。一個有果效的領導者的記號,就是他有很好的傾聽能力,在給予回答能真正聽出對方所要講的話。4)凡事包容:能夠寬恕過錯,凡事堅強、在試鍊中有極大的容忍度。5)凡事相信:總是持準備好的狀況,相信別人會表現得最好,能夠真正地信賴別人,直到對方證明自己是不值得信賴的,在信任感破滅時,適度地重建它。6)凡事盼望:在每個環境中都抱著希望,能夠將這個希望傳達給需要的人;(樂觀)7)凡事忍耐:在事情不順利時,愛使我們容忍任何事情而不想放棄。2.從上頭來的智慧:神的智慧像愛是由幾個獨立的特質所組成的,每個特質對成功的領導人而言都是重要的,下面是雅各書三17裏七個智慧的特質:1)清潔(由hagios這個字而來,聖潔的意思):沒有玷污。沒有罪,阻礙神的能力從我們身上流出去幫助別人。2)愛和平:渴望維持和諧的關係,沒有爭吵。3)溫良:體貼,對他人敏感,溫柔,不苛刻或嚴厲。4)柔順(講理):可親近的,順服的,講道理的,願意禮讓,沒有成見或偏見。5)滿有憐憫,多結善果:富有同情心和良善的舉止,表現好意的同時也急切地要解除別人的痛苦,忍受別人的軟弱和失敗。6)沒有偏見:不偏心、不徇私、不避藏懷疑。7)沒有假冒:正直坦率,為求一致與真實有意識地拋棄所有的虛偽。3.完全地依靠主(約十五4~5;林後三5)我們必須不斷地儆醒,只有當神透過我們做工才能改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當我們居住在主裏而且允許祂也住在我們裏面,我們將會在別人的生命中結很多果子。4.一種接受的態度(羅十四1~4,十五1、7)沒有任何一種態度像論斷的態度般能摧毀助人的過程,然而大部份人都知道變成論斷人的人是多麼容易的事,論斷的態度阻礙了我們由別人的角度客觀地看事情的能力,這個「樑木」使我們看不清楚眼中的「刺」(太七3~5)。「沒有一種態度能像論斷的態度般足以摧毀整個助人的過程。」真正的接受需要有意識的、自我犧牲的決定,將偏見、意見、論斷放在一邊,而能夠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事情。接受人不能與贊同對方的行為混為一談,無論如何,在「接受」被清楚地溝通之前,面對破壞性行為的空間,信任感與自由度幾乎是微乎其微的。(見約八1~~11耶穌的例子)5.察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