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在线-人工监测系统余氯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网在线-人工监测系统余氯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pdf

管网在线-人工监测系统余氯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WAlLnrqBlA--NNqB第24卷第2期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O)qB川句2007年4月JOURNALOFSHENZHENUNIVERSITYSCIENCEANDENGINEERINGI文章编号:1000-2618(2007)02-0200-06管网在线·人工监测系统余氯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田一梅,秦琦,王杨(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摘要:根据国内管网水质监测现状,对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多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选择余氯为预测指标,以在线监测水质指标为影响变量,建立在线-人工监测系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管网末梢余氯达标与否进行概率预测.经实例验证,预测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准确度,可通过少量在线监测点预测并了解整个管网水质状况.关键词:供水管网;余氯;Logistic回归;在线-人工监测;预测模型中图分类号:TU991.21文献标识码:A对管网水质的检测通常采取人工巡检和在线监测.人工巡检是我国供水企业多年采用的检测方1水质指标分析及预测模型选择法,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检测频率很小,不能连续、及时地获取有效的水质指标数1.1水质指标检测分析与预测指标选择据,不仅不利于对管网水质的分析、判断,而且一管网中水质的变化主要源自各种因素引起的管旦管网发生水质问题,其水质检测与应急措施的滞道二次污染,包括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通常化后,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严重后果.水质在线监测具学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是缓慢、蓄积性的,而有实时监测管网水质变化、水质越限报警等功能,微生物污染却有可能导致产生水生致病菌、病原微已在许多发达国家的管网水质监测管理中得到广泛生物而引起某些疾病传播.一般来讲,原水经水厂应用[1J与国外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建设才刚刚处理、管网输配到达用户时,水中绝大部分指标都起步,目前只有极少数大城市建立或正在建立管网能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表1为南方某城市选取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且由于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3个居民小区管网水质检测分析,从水质检测结果较高,故只能在管网中布设少量的在线监测点[2],可见,17项水质指标除浊度、细菌总数和总余氯如杭州、西安和成都等城市管网在线监测点的数目(简称为余氯)外,其余水质指标合格率均为仅为10-20个,且主要布设在市政干管上,而这100%.表1所示3项不合格指标中,细菌学指标些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长达1500-2000km[3J•因是否达标至关重要,控制水中细菌滋生最有效的措此对于大部分管段、特别是管网末梢点的水质状施是保证管网水的余氯浓度.此外,水的浊度是水况,只能根据相近的在线监测点监测数据推测或定中不同大小、比重、形状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期人工检测,前者推测缺乏理论依据与数据分析,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效应的表达语,后者检测同样存在着不能实时掌握管网水质变化的浊度不仅反映了水体的感官性状,还可作为辅助微弊端[4J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在线与人工生物指标来衡量水体的污染程度.因此余氯和浊度两种监测方式相结合,建立以在线监测数据为影响是与细菌总数密切相关的两项水质指标.而水中余变量的管网水质模型,对未设监测设备的管段、管氯的变化对卤乙酸、三氯甲:皖、浊度、总大肠菌网末梢点水质达标与否进行概率预测,以便于对超群、Aoe、Toe、UV254和三种氮化合物等都会产生标水质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其便捷的检测方法,使余氯收稿日期:2006-09-12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2AA601120);天津市科委社会发展资助项目(033113111)作者简介:田一梅(1959-),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大学副教授.E-mail:ymtian_2000@yahoo.com.cn第2期田一梅,等:管网在线-人工监测系统余氯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201成为评价水质状况的最重要一项指标.通过综合考合格率检测分析,本文最终选用管网水的余氯作为虑影响水质的各种相关因素,结合表1的水质指标预测指标.表1检测水质指标分析Table1Theanalysisofwaterqualities检测指标检测次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浊度INTU6009.400.060.5891.04总余氯I(mg·L-1)3041.170.000.4885.86细菌总数I(CFU·mL-1)212450O3191.04总大肠菌群I(CFU·100mL-1)182OOO咽100.00-1咽100.00UV254/cm1370.050.020.03卤乙酸I(附.L-1)3622.301.904.69咽100.00三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