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老师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常常为学生的一些坏习惯而烦恼着,例如:上课开小差、同学回答问题不愿倾听、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等。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好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数学老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认真“听”的习惯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上面讲得正投入,可下面的学生总有几个在开小差;或者是同学在回答问题,下面的学生随意插嘴,或干脆不听。于是在我的要求中,“听”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2.作业时认真审题的习惯如何让孩子能够认真审题一直是一个比较让老师头疼的问题。有的老师说可以多叮嘱几遍,但是说多了学生会觉得你烦,关键是让学生自己能够养成习惯。审题的第一步是要读题,所以我在训练学生读题时先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全面地逐字逐句地读题,养成自觉通过默读边读边理解题意的习惯,对一些关键句要反过来读。这样反过来读,有利于学生弄清谁多谁少。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3.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正确、熟练、合理、灵活是课标对学生计算方面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着这样做:第一是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向学生进行认真计算的重要性教育;第二教给学生仔细计算的方法,不抄错数字符号;不忘记计算法则、方法和运算顺序;第三教给学生适用的验算方法,在验算中我特别要指出的是估算,如在统计知识中,要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学生可以先根据实际估计一下是135—140厘米左右,计算出的结果,应该处于这个范围内,如果差距大的话,就不符合实际了,用估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判断出对错,所以在课堂中要经常训练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4.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平时在做作业时,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检查,一开始多提醒,直至学生慢慢养成习惯。在课堂上,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有错误,要给予纠正。每当作业本、测验试卷发下来以后,都要认真指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5.及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所以在作业习惯方面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二,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整洁,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三,作业及时完成,不拖拉,包括订正。6.自信的学习习惯。为什么在说好习惯的时候讲到自信。因为我觉得自信心是人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个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自信的学习习惯培养过程能使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上学期我班由外地转入一名男生,孩子刚来时,数学成绩很糟糕,上课无精打采,作业能抄就抄。每当我提醒他认真学习时,他总是说:“老师,我脑子笨,根本学不会,您就别管我了。”我帮他分析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那天我给他讲了一道当天学过的例题,他表示听懂之后,我请他做一道类似的题目。当看到作业本上鲜红的勾时,他有点腼腆地说“没想到这么容易啊!”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只要有信心,坚持认真学,成绩一定会上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树立了一定的信心,上课能努力去听了,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单元测验之前,我有针对性地单独帮他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他在考试中第一次得到了及格的分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他又找回了自信心。这名学生的转变使我体会到:相当一部分学习后进生,不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缺乏成功的体验,失去了自信心。作为老师,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能打击她,而应谨慎地保护她的自尊和自信。好习惯有很多,它作为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