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好通向数学王国的桥梁.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驾好通向数学王国的桥梁.doc

驾好通向数学王国的桥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潼南县人民小学校第页共NUMPAGES4页驾好通往数学王国的桥梁------也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潼南县人民小学校刘银珍导入语,或称导语,是教师上课时的“开场白”,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因而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想不论是将导入喻为“磁铁”“定调”,还是将导入称为“台阶”“钥匙”,都是想告诉我们导入很重要。导语精彩得法,能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片刻之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就为教学流程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可能;导语枯燥无味,学生听而生厌,学习兴趣骤减,陷入被动接受状态,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设计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科学的导入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导入新课呢?导入要诀:以“新”导课,吸引学生;以“趣”导课,调动兴趣;以“巧”导课,设疑激思。二、导入方法1、直接导入法。教师在授新课时,直接向学生出示新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例如:教学“两位数的加法”这一内容,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几个算式,比如:12+16=,19+15=。然后指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加法”。2、悬念导入法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3、复习导入法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4、游戏导入法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巧妙地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学“1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导入时可设计用“凑十法”找朋友的游戏,例如,“8”的朋友是“2”,“4”喜欢和“6”做朋友等,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动、自由表达,所带来的会是兴趣、欢乐和自由,并营造了学习氛围和突破了教学难点,还使学生获得的正确认识牢牢记在心中。5、实物演示导入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拿出模型,让学生观察六个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扫除了障碍。6、故事导入法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如有一位教师在导入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7、实践操作导入法“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可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例如教学“认识等腰三角形”时,可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实践操作(测量几种不同三角形的每条边,并做好记录),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与发现各自测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教师因势利导,逐步引入新课。动手